房世波 作品数:94 被引量:1,531 H指数:25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中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遥感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进展与作用 被引量:18 2002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的本底调查、环境评价和科学规划等研究应用中 ,已成为空间多源信息获取的有力手段 ,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源和信息服务。作者在本文中就近年来遥感技术在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与分析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阐述 ,并针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性质和任务 ,探讨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作用。 江利明 杨武年 房世波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 本底调查 环境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 2024年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剖析了城市的夏季炎热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城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高于舒适等级水平,但空间差异明显,31个主要城市一年中舒适天气累计日数均超过半年,年平均舒适日数为231天,总体人居气候环境良好。中国31个主要城市气候舒适性年内变化可分为寒冬凉夏型、冷冬凉夏型、冷冬热夏型、暖冬长夏型及四季舒适型5种类型;春秋季节天气普遍舒适,冬夏两季气候舒适性空间差异很大,冬季的差异大于夏季的,12座城市适合夏季避暑,比较适合冬季避寒的城市有海口、广州、昆明、南宁和福州。夏季酷热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近30年其夏季的酷热日数和酷热程度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谭凯炎 房世波 俄有浩关键词:宜居城市 作物模型应用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作物模型和遥感技术以各自独有的优势在作物生产监测、评估及未来预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在大尺度、高精准的农业生产监测、评估与预测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这些技术在区域尺度上的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等方面更加广泛地应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归纳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作物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总结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集成方法的原理、特点和不足,概述了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提升数据集成精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国内外对于作物模型及其与遥感数据集成的研究与应用广泛而深入,利用同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作物模型模拟精度,为作物模型实现区域尺度作物生长及产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农田管理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撑。作物模型模拟结果及遥感反演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同化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尺度效应是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精度与效率的限制因素。因此,遥感数据多源融合、同化过程多变量协同、作物模型多类型耦合以及数据高性能并行计算是未来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彭慧文 赵俊芳 谢鸿飞 房世波关键词:遥感 作物模型 数据集成技术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及其适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16年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呈现出增多增强的干旱化趋势。本文综述主要遥感干旱指数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类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适用性:1)与土壤水分指标密切相关的各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旱情早期预警及土壤干旱型农业旱情监测,对作物生长前期未封垄时,植被覆盖度低,土壤裸露情况下有很好的监测效果;2)表征作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各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封垄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时期的旱情监测;3)各类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广阔,可以根据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进行改良调整,但由于需要大量参数计算保证其精度,限制了实际应用。 宋扬 房世波 卫亚星关键词:农业干旱 遥感监测 干旱指数 川西地区退耕还林(草)成效调查与再决策 被引量:1 2006年 以川西干旱河谷地区某县为例,对退耕还林的成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农业生产力高的土地和坡度小的耕地也纳入到退耕地中,主要与耕地地块分散,距离农户居住地远和水源不方便等情况有关。退耕还林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实施的过程,必须对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做深入了解和调查。只有综合各种原则和因素、分清楚轻重缓急,才能制定出适合当地的合理的退耕还林规划方案。 房世波 杨武年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遥感 GIS 1961—2010年中国橡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2015年 采用中国橡胶种植区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根据《橡胶寒害等级(QX/T169—2012)》行业标准中的橡胶寒害等级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橡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橡胶辐射型寒害和平流型寒害在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年平均辐射型积寒高值出现在云南、福建等地,年平均平流型积寒高值出现在云南屏边,广西、广东、福建等地;1961—2010年研究区橡胶轻度寒害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而中度、重度、特重寒害的频率总体呈减小趋势,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寒害出现的平均频率分别为3.50%、28.24%、14.93%和15.93%,而在橡胶主产区——云南的景洪、勐腊、海南岛等地,出现不同寒害等级的频率远低于整个研究区的平均值。研究结果可为防御橡胶寒害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刘少军 周广胜 房世波关键词:橡胶 GIS,RS和GPS支持下的精确施肥理论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1 2003年 以精确农业为背景,在分析了"土壤-作物-养分"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信息技术(RS,GIS,GPS)、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化工技术支持下的精确施肥模型。详细阐述了以遥感(RS)技术支持为主体的土壤数据和作物营养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支持下的空间数据采集和控制施肥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施肥综合决策系统。探讨了当前精确施肥技术理论的进步与不足,并为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精确施肥作了探索。 房世波 杨武年 潘剑君 姜小三关键词:精确施肥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精确农业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自动发现土地覆盖变化 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作中先将d1时相多光谱影像作主成分分析,得PC1d1,PC2d1,…,PC6d1;d2时相高分辨率全色波段PAN与PC1d1进行直方图匹配后,采用了经反复试验效果较好的3×3模板进行边缘滤波增强;然后取代PC1d1与PC2d1,PC3d1,…,PC6d1进行主成分逆变换,作者在ENVI4.0和IDL6.0工具包支持下实现了这一融合算法。以北京海淀区为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MPCA法不仅能够快速发现变化信息,而且增强了影像纹理,弥补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缺陷。此外,变化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其Kappa系数比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依次提高了0.063,0.118,0.029,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变化信息发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贺奋琴 何政伟 胡振琪 尹建忠 房世波关键词:MPCA 变化信息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019年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研究了西北地区春玉米不同年型减产率变化特征,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量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河西地区减产率最高,其次为陇中地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东部,较高风险区分布在陇中、陇东大部分地区,河西地区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旱灾,风险较低。不同减产率等级下风险分析可为春玉米产量风险预测及抗灾减损、农业保险指数制定和农业保险赔付等提供参考。 齐月 阳伏林 姚玉璧 王润元 房世波关键词:春玉米 干旱 减产率 1961—2010年中国主要麦区冬春气象干旱趋势及其可能影响 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冬春连旱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冬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增产,本研究以中国主要麦区为研究对象,分析1961—2010年中国北方主要麦区冬春季降水、无降水日数和极端干旱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当地冬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揭示冬春干旱在当前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趋势,为科学应对冬春干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与Robust F线性显著性检验分析1961—2010年中国北方各站点冬春季降水、冬春季无降雨日数的线性倾向与显著性,揭示冬季、春季和冬春季的降水和无降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根据气象干旱等级的国家标准GB/T 20481-2006将干旱5个等级中的重旱和特旱定义为极端干旱,基于降水距平的滑动平均,计算1961—2010年各年冬春季极端干旱频次的线性倾向,分析极端干旱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趋势和干旱风险剧增区降水的时间变化,揭示干旱时间动态趋势。【结果】(1)1961—2010年,华北为中心的冬麦区冬春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其中心区域山西、河北和山东西北部冬春两季极端干旱的频次呈现增加趋势,陕西东部和湖北西北部春极端干旱的频次也呈增加趋势;(2)1961—2010年华北冬麦区的冬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且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即冬季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其他区域的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无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3)1961—2010年华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中南部和西北春麦区南部的春季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且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其他区域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无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4)从重点区域降水的时间动态看,近20来华北地区的冬季和春季降水呈急剧下降趋势,无降水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冬春气象干旱风险呈剧增趋势;近50年来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而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无降水日� 房世波 齐月 韩国军 周广胜 Davide Cammarano关键词:冬旱 春旱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