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妙弟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0例断指再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通过对出院病人240例、再植452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陈少群邓珊曾妙弟蒋瑶
- 结合一例急性严重多发性损伤患者护理查房的体会
- 2013年
-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2011年06月11日,护理部组织了一次针对严重多发性损伤患者的全院外科系统护理查房,并完善了抢救措施,现报告如下。
- 陈少群胡芳曾妙弟蒋瑶
- 关键词:严重多发性损伤护理查房
- 断指再植出院后电话回访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在断指再植病人出院后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断指再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于病人出院后1周至3个月,护士分别在出院后1W、2 W、3 W、4 W、2个月及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患者饮食指导、术后功能康复情况、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满意度等;对照组只进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在饮食知识掌握,康复功能锻炼,按时复诊,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话回访能及时解决病人出院后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提高复诊率和满意度。结论:电话回访服务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满意度。
- 陈少群邓珊曾妙弟蒋瑶
- 关键词:断指再植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电话回访
- 护理路径效应在胸腹伤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在外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探索适宜胸腹伤患者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以200例胸腹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死亡者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按胸腹伤常规护理;实验组:先制定胸腹伤护理路径表格,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并挂于患者床旁,护士遵照护理路径程序每日执行所规定的内容,执行后护患共同签字,护长定期对患者进行提问及评价,出院前发放理论考试试卷以打"√"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自护知识、康复常识知识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题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理论考核、康复技能示范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 陈少群郭强忠曾俞霖曾妙弟蒋瑶
- 关键词:护理路径胸腹伤
- 临床护理路径在掌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掌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手外科住院的120例掌骨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序号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做法,即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掌骨骨折的患者,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珊陈少群郭强忠曾俞霖夏翠兰邓雪峰曾妙弟
- 关键词:掌骨骨折护理
- 改进断指再植患者床边交接班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改进断指再植患者床边交接班工作流程和方法。方法:制定规范护士床边工作交接班工作内容。选择断指再植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按照制定的文字表格内容进行床边交接班,对照组仍按传统口头接班模式,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护士对两组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措施执行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护理交接班流程,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陈少群曾俞霖邓珊夏翠兰曾妙弟
- 关键词:断指再植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调查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干预组实施针对高危因素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烟酒嗜好、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水肿等,其中烟酒嗜好的比例最高(37.5%),其次是术后下肢水肿(35.0%)。干预组DVT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从而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魏桂菊曾妙弟魏秋玲胡芳
-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