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年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自噬和凋亡被引量:6
- 2009年
- 在昆虫变态期,幼虫组织发生退化或消亡,原因在于蜕皮甾醇激素(ecdysteroid),即通常所说的蜕皮激素,诱导这些组织的细胞发生了自噬(autophagy)和凋亡(apoptosis)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一般情况下,自噬途径构成一种饥饿应激适应性以避免细胞的死亡,表现为低水平Cvt泡(Cvt vesicle)和自噬体(autophagosome)对部分胞质溶胶、蛋白聚集体和细胞器的吞噬和降解。昆虫进入变态发育时,由于蜕皮激素的激活,由遗传级联系统调控的PCD机制被启动,低水平的常态自噬转入高水平的自噬并同时诱发凋亡,细胞进入不可逆的死亡,导致幼虫组织在变态期退化或消亡。对果蝇Drosophila变态期PCD机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1)在自噬发生的PI3KⅠ-Tor和PI3KⅢ的分子通路中,由自噬相关蛋白Atg1引发的高水平自噬能够诱导凋亡;(2)蜕皮激素诱导表达的βFTZ-F1,E93,BR-C,E74A等转录因子不但激活凋亡的Caspases通路,还能诱导自噬的发生。
- 史艳霞李庆荣黄志君曾文年胡占英雷淑英邓小娟杨婉莹曹阳冯启理
- 关键词:变态自噬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
- 昆虫前胸腺及其激素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昆虫前胸腺及其激素的生理调控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昆虫前胸腺的形态学特征和相关激素调控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曾文年胡占英雷淑英黄志君曹阳
- 关键词:前胸腺蜕皮激素PTTH
- 家蚕变态期脂肪体形态结构特征
- 通过对家蚕变态期脂肪体解剖和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脂肪体从5龄未到蛹后期由柔软片状组织变成絮状组织,分布在整个体腔;从预蛹期开始,家蚕脂肪体经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内外层脂肪体着色存在明显差异,...
- 黄志君曾文年陈佩琳钟仰进
- 关键词:家蚕变态期脂肪体
- 文献传递
- 家蚕变态期脂肪体形态结构特征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对家蚕变态期脂肪体解剖和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脂肪体从5龄未到蛹后期由柔软片状组织变成絮状组织,分布在整个体腔;从预蛹期开始,家蚕脂肪体经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内外层脂肪体着色存在明显差异,内层脂肪体颜色较深,且细胞较小,揭示了两类脂肪体细胞结构的存在着差异;脂肪体所含空泡随着变态发育进程逐渐增多,并内层脂肪体空泡比外层多;脂肪体的消溶从5龄开始,蛹2天达到高峰,并逐渐退化成离散溶解状;但在整个变态期间,存在部分细胞核染色清晰的脂肪体细胞。
- 黄志君曾文年陈佩琳钟仰进
- 关键词:家蚕变态期脂肪体
- 昆虫唾液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昆虫唾腺是昆虫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不同的昆虫唾腺形态各异,功能也有差别;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的唾腺由胚胎皮细胞内陷而成,成虫唾腺由成虫唾腺芽发育而成,幼虫的唾腺在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会发生退化、消亡,其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本文对昆虫唾液腺的形态、功能及其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情况进行概述。
- 黄志君曾文年胡占英
- 关键词:昆虫唾液腺程序性细胞死亡
- BmBR-Cs在家蚕幼虫—蛹期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 昆虫BR-C(Broad Complex)是Ecd受体激活的早期转录因子之一,参与昆虫细胞凋亡和成虫组织建成的作用,BR-C-选择性剪切表达出4种含Z1~Z4锌指外显子的剪切体蛋白。在家蚕(Bombyx mori)已克隆...
- 曾文年
- 关键词:家蚕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