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1篇动脉结扎
  • 1篇动脉结扎术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助产
  • 1篇阴式
  • 1篇阴式子宫
  • 1篇阴式子宫肌瘤...
  • 1篇治疗产后
  • 1篇治疗产后出血
  • 1篇剔除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助产
  • 1篇子宫动脉
  • 1篇子宫动脉结扎
  • 1篇子宫动脉结扎...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曾瑞珍
  • 3篇周杨
  • 2篇彭云霞
  • 2篇李传棠
  • 1篇王继昌
  • 1篇刘晓晖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助产掌在阴道助产中应用的临床护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分析使用阴道助产掌50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助产与应用产钳助产各50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助产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阴道助产掌组所致母体软产道裂伤、会阴水肿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较产钳组显著减少(均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产钳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术是一种快捷、有效、安全、简单、母儿损伤小的新型助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助产士积极又良好的手术及护理配合是助产成功的基础与保障。
刘晓晖周杨彭云霞曾瑞珍
关键词:产钳阴道助产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阴道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71例具有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109例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阴式组比腹式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肛门排气早(P<0.05),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简单、手术副作用轻、患者损伤小、康复快。该手术无需昂贵的设备,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周杨彭云霞李传棠曾瑞珍胡敏华
关键词:子宫肌瘤肌瘤切除术阴式
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控制产后出血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介绍改良B—Lynch缝合术并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各3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三种止血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手术止血方法均效果显著,实施后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均无再次大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B—Lynch子宫缝合组比较:术后腹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情况、术后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是一种简单迅捷、止血效果好、经济成本低、副作用少的控制产后出血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周杨胡敏华王继昌曾瑞珍李传棠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