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飞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树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气肿
  • 1篇全肺
  • 1篇维数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成像
  • 1篇肺气肿
  • 1篇肺栓塞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数
  • 1篇MSCT
  • 1篇成像

机构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2篇朱小飞
  • 2篇柳澄
  • 2篇谢元忠
  • 2篇孙海涛
  • 1篇王昭华
  • 1篇张霞
  • 1篇马振波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分形维数定量分析MSCT肺动脉树形态学改变
2013年
目的应用分形维数(FD)定量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树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对31例患者进行增强螺旋CT扫描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病变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14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无PH组,17例)。应用后处理软件形成肺动脉树,以Image J软件计算肺动脉树的投影面积及分形维数(FD);比较两组FD、肺动脉树投影面积和肺动脉压力(PAP),分析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PH组FD、图像投影面积和PAP均显著高于无PH组。肺动脉树的FD值与PAP、FD与图像投影面积,PAP与图像投影面积均存在正相关(r=0.82,P<0.05;r=0.49,P<0.05;r=0.65,P<0.05)。结论 FD能定量评价整个肺动脉的形态学改变,或可作为定量描述整个肺动脉形态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孙海涛谢元忠朱小飞柳澄王昭华马振波
关键词:分形维数
应用多层螺旋CT对全肺容积灌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128层螺旋CT评价全肺动态容积灌注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和肺灌注可视化定性显示。方法肺实质正常组17例,均无肺功能受损或弥漫性肺病的征象;肺实质异常组15例,其中5例急性肺栓塞,10例患有不同程度肺气肿。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动态容积灌注CT检查,动态容积灌注覆盖范围约20.7 cm,分别计算动态增强图像的肺血流量(PBF)、肺血容量(P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肺实质正常组和肺实质异常组分别对区域性和容积性的PBF、PBV和M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实质正常组内,重力方向上与非重力方向上区域性PBF、PBV和M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肺动态容积灌注能清晰显示灌注缺损区和增强区,尽管有几个肺叶体积较大>20.7 cm的覆盖范围,但是在肺实质正常组和肺实质异常组间动态容积灌注CT的PBF和PBV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128层螺旋CT定量及可视化定性评价全肺动态容积灌注具有可行性,对于全肺的形态和功能学特征仅用一种检查就能进行全面评价。
孙海涛朱小飞张霞谢元忠柳澄
关键词:肺气肿肺栓塞螺旋计算机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