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晨曦

作品数:15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遥感影像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历史演变
  • 2篇海岸
  • 2篇海岸带
  • 2篇覆被变化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群
  • 2篇村庄
  • 2篇村庄规划
  • 1篇低山丘陵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国情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地理视角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兴趣点

机构

  • 15篇江苏省土地勘...
  • 6篇江苏省测绘研...
  • 5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南京国图信息...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浙江省第一测...
  • 1篇江苏省测绘产...

作者

  • 15篇朱晨曦
  • 8篇晏王波
  • 4篇严长清
  • 4篇张晓祥
  • 4篇戴煜暄
  • 3篇徐盼
  • 1篇阿慧娟
  • 1篇陈晨
  • 1篇梅丹丹
  • 1篇丁贤荣
  • 1篇彭建超
  • 1篇陈火根
  • 1篇郭杰
  • 1篇王伟玮
  • 1篇陈静欣
  • 1篇刘斯琦
  • 1篇唐彦君

传媒

  • 5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群众
  • 2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优质农产品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国省道数据的江苏省交通可达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江苏省域国省道路网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等时圈、可达时间等角度进行可达性分析,综合分析了全省交通可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设区市等时圈变化主要集中在江苏沿海;②全省绝大部分区域(83.49%)位于南京4.0 h等时圈辐射范围内,苏南地区全部位于南京3.0 h等时圈辐射范围;③2005~2015年间,省会南京与各县(区、市)的交通通达能力越来越强。
朱晨曦晏王波
基于DEM及高分影像的河口流域信息快速提取被引量:1
2019年
入海河口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入海河口受海陆交互作用,受水沙过程、水动力过程影响明显,河口滩面地形变化频繁,空间数据特别是滩面地形数据获取较为困难,难以开展滩面水文过程分析。本研究首先提出一个总体框架用于河口流域提取,其核心是通过ModelBuilder构建链式河口流域地理处理过程,基于DEM进行一站式滩面信息处理,实现河口流域信息的快速提取。对于一些侵蚀性河口或者人工干预比较多的河口,研究辅以高分辨率影像非监督分类方法,进行河口流域信息的快速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在河口流域提取方面有良好的实用性,可方便地进行多种情境分析与比较,减少中间数据处理过程,进而有效地应用辅助规划决策。
晏王波朱晨曦戴煜暄
关键词:遥感影像DEM流域分析
地理视角下光伏用地潜力与产能分布预测探析
2025年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方向。分析光伏产能的重点是对其承载的自然资源潜力进行有效评估。以南京市六合区为研究区,依托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治理等方法,从地理视角对可用于光伏发电的自然资源潜力规模进行预测,探索划定研究区光伏发电设施产能拟建位置,旨在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为推动和保障研究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六合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光伏潜能位置分布较分散;②单块图斑面积较小,无法形成光伏集中区,只能选择多块图斑合并布设;③六合区有22个符合光伏用地潜力要求的项目区,最大和最小项目区面积分别为545.54 hm^(2)、114.74 hm^(2),主要地类为坑塘水面和设施农用地。
施海霞朱晨曦晏王波
关键词:低山丘陵地理视角
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可用于量化反应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海岸带开发与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以江苏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选取1978~2007年5期Landsat MSS/TM影像作为数据源,建立遥感分类系统,采用分层分类监督分类方法获取研究区5期序列LUCC数据,进而计算分析江苏海岸带近3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结构演变,系统研究了近30年来的LUCC的变化数量以及变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结构上看,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为主,虽然耕地占比近年来有所减少,但是仍然高达70%以上;(2)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城镇建设用地,无论是变化数量和变化速率都非常显著,同时大量沿海新围垦土地多为建设用地。
张晓祥唐彦君严长清徐盼朱晨曦戴煜暄
关键词:海岸带遥感影像
规划引领空间治理 保障乡村振兴用地
2023年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要素保障,依托乡村规划统筹谋划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升用地保障能力,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愿景实现。江苏自2019年开始,高效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了“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确定集聚提升、城郊融合和特色保护等发展型村庄类型,有序组织发展型村庄规划全覆盖,在用地保障、涉农政策及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倾斜。
郭杰何鸿飞朱晨曦
关键词:乡村规划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永久基本农田公共资源配置
宿迁市主城区范围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商业中心是城市人流聚集的重要场所,也是承载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势能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格局的分布标志着城市的业态分布与发展重心。文章以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析为切入点,依托2018,2020,2022年3期兴趣点数据,研究宿迁市主城区(宿豫区、宿城区)商业中心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判断并识别城市商业中心的热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2年,宿迁市主城区形成了“一主N副”的商业中心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主要核心位于宿城区宝龙广场一带,其他核心位于宿豫区的万达广场、宿城区的吾悦广场等,其他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集聚性较差。从时间角度来看,宿迁市主城区的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布变化不明显,城郊部分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密度较低。
朱晨曦
关键词:商业中心兴趣点
基于矿地融合视角的空间规划管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的矿地融合空间规划管制方案,并选取苏州中心城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好,较适宜建设区域面积较大,主要分区在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基本能满足近期规划的需求,从城镇扩展、生态用地保护、中心城区开发边界3个方面提出空间规划管制发展方向,证明未来城市建设应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
陈晨朱晨曦陈火根晏王波吴江国陈静欣
城乡融合背景下详细规划数字化管理机制研究
2025年
探索构建全域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数字化管理机制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文章以“城乡融合、管理集成、数字赋能”为导向,从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应用等角度,研究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与村庄规划在数据集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面向城乡融合的详细规划数字化路径,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让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一张图”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治理效能,为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朱晨曦杨书亚孙柏宁施海霞
关键词:村庄规划城乡融合
构建集约高效的现代化都市圈
2023年
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都市圈的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孙柏宁朱晨曦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城市群城镇化发展
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历史海岸线变迁研究是海岸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海岸带的利用、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海岸带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分区段建立有效的海岸线分析断面,并计算各个区段的海岸线历史变化,对南宋至今约1 000 a来的历史海岸线变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海岸线时空变迁背后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废黄河口地区变化剧烈,最大淤涨速率和侵蚀速率分别达250、600 m/a,塑造其剧烈变化的动因是公元1128年的黄河夺淮与公元1855年的黄河北归;此外,近代废灶兴垦等人类活动也导致了辐射沙洲北部及南部变化明显。
张晓祥王伟玮严长清晏王波戴煜暄徐盼朱晨曦
关键词:海岸带海岸线变迁历史演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