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外科
  • 1篇电外科手术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抑制剂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制剂
  • 1篇软骨
  • 1篇手术
  • 1篇投药

机构

  • 4篇嘉应学院医学...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李俊杰
  • 3篇黄春
  • 3篇吕龙
  • 1篇常春
  • 1篇滕海
  • 1篇蔡冬雪
  • 1篇徐美兰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注射液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中TNF-α、IL-6、MM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兔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情况,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即假手术组、KOA模型(KOA)组、KOA+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组、KOA+丹参组。假手术组只作切口,不切断半月板,其余组均采用切断兔右膝关节半月板的方式,建立一个兔关节失稳的实验动物模型。KOA组给予0.9%生理盐水(0.7 mL/d),KOA+SH组给予兔关节内注射SH(0.4 mL/d),KOA+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7 mL/d),均连续注射5周。采用矿场实验验证兔失稳模型建立是否对兔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兔膝关节软骨中TNF-α、IL-6、MMP-3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兔膝关节液中TNF-α、IL-6、MMP-3的含量。结果 在KOA模型建立之前,各实验组动物均无明显的运动能力差异,模型建立之后,KOA组兔子运动的距离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50±5)比(580±9),t=60.610,P<0.05],而KOA+丹参组与KOA组相比,家兔移动的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27)比(150±5),t=16.730,P<0.05]。KOA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和MMP-3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2.62±2.18)mg/mL比(11.74±2.09)mg/mL,(4.01±0.14)mg/mL比(1.76±0.11)mg/mL,(0.57±0.05)mg/mL比(0.27±0.03)mg/mL,t值分别为4.413、17.620、6.495,P值均<0.05];KOA+丹参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MMP-3含量较KO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01±2.37)mg/mL比(22.62±2.18)mg/mL,(2.47±0.19)mg/mL比(4.01±0.14)mg/mL,(0.40±0.02)mg/mL比(0.57±0.05)mg/mL,t值分别为3.725、8.803、9.185,P值均<0.05]。在兔膝关节软骨的mRNA的检测中,KOA组TNF
滕海陆惠英李俊杰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老年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老年人内镜下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4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分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单独使用组(单抗组)与两者联合应用组(双抗组),对两组的临床症状情况、凝血功能时间、出血发生时间、急诊内镜止血需求率、住院止血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双抗组的出血发生时间、凝血功能时间、止血时间与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抗组的临床症状严重度、急诊内镜止血需求率与单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比单联抗血小板药物所致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症状更重,所需内镜下止血的患者更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吕龙黄春李俊杰
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漏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的漏诊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间186例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息肉后半年内进行结肠镜复查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包括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非病变因素:包括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操作者经验、是否麻醉状态等.结果 186例患者中57例发生息肉漏诊,患者息肉漏诊率30.64%(57/186),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息肉343枚,漏诊76枚,息肉总漏诊率22.16% (76/343);平坦型小息肉容易漏诊(P<0.01),乙状结肠、盲升结肠和肝曲、脾曲部位的息肉容易漏诊(P<0.05),肠道清洁度差、退镜时间短、未静脉麻醉及初级内镜医师漏诊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部分息肉漏诊,息肉漏诊与病变相关因素(包括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和非病变因素(包括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操作者经验、是否麻醉状态)等密切相关.
吕龙黄春李俊杰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息肉肠息肉病理学
广东省梅州市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现状及治疗对策
2014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标准三联治疗的根除率及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寻找Hp未根除的最佳补救治疗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因胃肠道症状于胃镜室检查的297例Hp阳性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三个初治组:A组( OCA组)、B组( OCM组)和C组( OCL组),统计Hp根除率,所有初次治疗失败者均纳入D组( OBAL组),统一给予四联( PPl+B+A+L)7 d疗法,统计Hp根除率。对297例初次根除治疗和87例再次根除治疗的患者进行Hp体外分离培养,并且对临床成功分离的230株Hp进行药敏试验,采用E-test法测定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4种常用抗生素对Hp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值),了解临床Hp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A组( OCA组)、B组( OCM组)和C组( OCL组)三个初治组Hp根除率意向性分析( ITT分析)分别为72.0%(72/100)、63.0%(63/100)、72.2%(70/97),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析)分别为72.7%(72/99)、64.3%(63/98)、73.7%(70/95),初治三组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T分析P=0.278,PP分析P=0.288,P>0.05)。复治D组(OBAL组)Hp根除率ITT分析为92.0%(80/87),符合PP分析为97.6%(80/82),明显高于初治三组(ITT分析P=0.000,PP分析P=0.000)。230株临床分离Hp菌株中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08%(14/230)、6.52%(15/230)、25.65%(59/230)、70.87%(163/230),其中37株为混合耐药,多重耐药率达16.09%(37/230)。甲硝唑耐药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P=0.000),克拉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P=0.000),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
吕龙黄春常春李俊杰蔡冬雪徐美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