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德

作品数:56 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动物
  • 12篇药材
  • 10篇中药
  • 9篇动物药
  • 8篇动物药材
  • 7篇蟾蜍
  • 6篇中华蟾蜍
  • 6篇DNA条形码
  • 5篇药用
  • 5篇药用动物
  • 5篇虻虫
  • 4篇养殖
  • 4篇药典
  • 4篇中国药典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克隆
  • 4篇国药
  • 4篇《中国药典》
  • 3篇动物志

机构

  • 55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安徽华润金蟾...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皖西学院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作者

  • 55篇李军德
  • 19篇黄璐琦
  • 18篇张恬
  • 6篇袁媛
  • 4篇国锦琳
  • 4篇蒋超
  • 4篇唐仕欢
  • 4篇赵群
  • 3篇金艳
  • 3篇冯学锋
  • 3篇任艳
  • 3篇万德光
  • 2篇温珑莲
  • 2篇吕金山
  • 2篇李晓琳
  • 2篇李哲
  • 2篇李子
  • 2篇王宏洁
  • 2篇苏岩
  • 2篇李颖

传媒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16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国科技投资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饲料与畜牧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蟾蜍DNA条形码鉴定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DNA条形码研究鉴别中药材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及其混伪品的可行性。方法:从Gen Bank下载了6种蟾蜍属Bufo、2种林蛙属Rana、1种侧褶蛙属Pelophylax和1种小鲵属Hynobius的COI线粒体基因DNA序列。用Clustal X 1.81和Bio Edit软件分别对序列进行比对和编辑。利用MEGA 4.0软件按照Kimura双参数法计算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用贝叶斯法和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中华蟾蜍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中华蟾蜍的所有样本聚类为一个单系,能很好地与其他混伪品区分。结论:COI条形码DNA序列能够对中药中华蟾蜍进行准确鉴定。
赵群张恬高波李灯林杨艳李军德
关键词:中华蟾蜍条形码
虻虫的PCR-RFLP鉴别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建立简单、准确的虻虫DNA分子标记鉴别方法。方法:扩增并分析虻虫及7种常见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基因(CO I)序列,根据差异片段设计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长度多态性(PCR-RFLP)引物,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别。结果:引物对Meng Chong-Dig.F/Meng Chong-Dig.R可扩增虻虫及其伪品CO I序列,产生约490 bp条带,限制性内切酶Dra I可以识别虻虫及其伪品的差异序列,仅虻虫的CO I片段可被酶切形成两个片段,从而特异性鉴别是否为虻虫。结论:本实验建立的PCR-RFLP可以作为虻虫的DNA鉴定方法。
蒋超李军德袁媛金艳赵玉洋
关键词:虻虫分子鉴定
双向电泳技术筛选鉴定冬虫夏草中指标性蛋白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对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及其伪品建立稳定可靠的双向电泳鉴定方法。正品冬虫夏草中共同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88个,伪品稳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21个,提示可作为下一步冬虫夏草鉴定的指标性组分。进一步质谱分析与NCBI数据库比对表明:6种蛋白仅来自于菌数据库,9种蛋白仅来自于昆虫数据库,12种蛋白仅来自于全库,3种蛋白昆虫和菌的数据库均能检索,1种蛋白仅来自于菌数据库和全库,提示下一步可进行冬虫夏草指标性蛋白质功能研究,为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童芯锌王艺璇陈璐邱乙万德光任艳彭成沈才洪李军德国锦琳
关键词:冬虫夏草双向电泳功能蛋白质
鹿茸:干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的产物被引量:2
2017年
鹿茸的周期性再生是一个基于干细胞的过程,鹿茸干细胞(ASC)存在于生茸区骨膜(AP)与角柄骨膜(PP)中。本篇综述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紧密包裹的皮肤是ASC微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后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通过插膜实验证明ASC和其紧密包裹皮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鹿茸发生与再生不可或缺的,这一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游离小分子物质而实现的。AP组织的皮内移植实验表明,表皮和真皮毛乳头细胞参与了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进一步的AP组织翻转实验表明,尽管自然情况下AP的纤维层紧贴皮肤,但诱发鹿茸发生和再生的信号来源于AP组织细胞层的细胞。通过实验改变鹿茸干细胞的微环境对鹿茸的发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我们相信最终对这些相互作用分子的鉴别和分离不仅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揭示鹿茸发生和再生的机制,更对再生医学有着重要意义。
杨言慧焦晶雪李军德李春义
关键词:鹿茸干细胞骨膜
中药虻虫研究进展
虻虫为一味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蜚虻味苦微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现代主要作为中药成方制剂如大黄庶虫丸之原料。近代临
李军德黄璐琦
文献传递
我国药用动物繁育标准现状及其关键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药用动物繁育标准是规范药用动物生产的"法律",是保证动物药材质量的有力措施。文章概述了我国药用动物资源与繁育标准现状,认为现行动物繁育标准体系不健全,繁育标准少,标准内容、指标考虑不全面,不利于药用动物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指出药用动物繁育标准主要研究内容需包括基础标准的研制、环境控制、饲料质量、饲养管理、检验检疫等方面;介绍了药用动物繁育标准内容框架。并提出了药用动物繁育标准制定中需注意的动物福利待遇、生物安全、档案管理等问题。对药用动物繁育生产管理、药用动物繁育标准制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周益权瞿显友杨光李军德苏岩李颖
关键词:药用动物
虻虫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鉴别研究
目的:探索虻虫6种主流商品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方法:药材性状比对,虻虫不同部位及刚毛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双斑黄虻体型较小,长度不超过14mm,体壁碎片呈黄棕色或浅黄色,刚毛比其他虻虫细小:而其他5种昆虫体长均超...
李军德黄璐琦冯学锋李子格小光
关键词:虻虫药材性状显微特征
文献传递
中华蟾蜍仿生态养殖技术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主要介绍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在安徽淮北地区的人工养殖技术,通过在实验室玻璃饲养缸中的养殖实验,确定对养殖条件的控制和人工管理技术。实验主要通过人工干预管理,模拟蟾蜍野外水陆环境,监控水质、温度、湿度等,引入增氧系统的设计和天敌防护措施;在食性驯化方面,保证食物的多样化,设计并优化饲喂条件,确定合理配方,为下一步野外人工放养奠定了一定基础。
杨艳赵群高波康彦李灯林李军德
关键词:中华蟾蜍养殖技术
不同霉变程度蟾皮气味检测及表面真菌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为确定电子鼻技术能否区分不同霉变程度蟾皮,探索蟾皮表面真菌种类,试验收集当季(秋季)新产蟾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培养15 d,每3 d取样1次进行电子鼻检测及菌落计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载荷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平板法培养、纯化蟾皮表面真菌,获得单一菌株,结合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分子鉴定三种方法对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新产(为0天)蟾皮与3,6,9,12,15天蟾皮,但对6,12,15天蟾皮区分度差;蟾皮气味变化主要表现在甲烷等短链烷烃(W1S)、长链烷烃(W3S)、醇醚醛酮类(W2S)和氮氧化合物(W5S)四根传感器上;与主成分分析相比,线性判别分析区分效果更好。从蟾皮表面共分离到6种真菌,可能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绳状篮状菌(Talaromyces verruculosus)和亮白曲霉(Aspergillis candidus)。说明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霉变蟾皮具有一定可行性。此外,结合已有真菌气味研究基础,推测霉变蟾皮气味变化可能与表面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有关。
袁铭君张恬黄晓叶杨玉李军德
关键词:蟾皮气味电子鼻真菌
一种提高中华蟾蜍蝌蚪变态率的蝌蚪养殖缸及养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华蟾蜍蝌蚪变态率的蝌蚪养殖缸及养殖方法。该养殖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增氧装置;所述缸体的底部铺设有陆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养殖缸内通水至缸体内水的高度与陆地的高度持平,将蝌蚪置于缸体内的水中...
李军德赵群黄璐琦康颜高波李颖李登林杨艳李晓琳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