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作品数:10 被引量:120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重庆东南部彭水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8 2016年 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层控特征明显,NW向断裂为主要的含矿控矿构造。为了探讨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的成矿机理、成矿物质来源与演化,本文选取了彭水地区冯家、朗溪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晶石-萤石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均显示,重晶石-萤石矿床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在成矿物质来源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则表明,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成矿带上的矿床(点)为同期形成的;矿石的δEu、δCe异常证明成矿环境是高氧逸度的开放体系,Tb/Ca-Tb/La关系图与La/Yb-?REE关系图显示,研究区重晶石-萤石矿床为热液成因,且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上的联系,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岩地层。封存的地层水及大气降水通过水/岩反应将成矿物质汇聚于热流体场中,构造运动和地层温压梯度致使成矿热液沿构造带上涌至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断裂带充填交代型层控矿床。 邹灏 淡永 张寿庭 方乙 曹华文 李冬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研究——以东秦岭栾川矿集区为例 新形势下,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我国东部这样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想要在找矿实践中有新的突破,必须以新的矿产勘查理论为指导,新的勘查技术为依托。本文以“立体填图”为主要指导思路,遥感的地面信息的综合处... 李冬 张寿庭 宋要武关键词:地球物理 矿田构造 文献传递 河南栾川矿集区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2014年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 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 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唐利 张寿庭 曹华文 李冬 张旭晃 张云辉 田浩浩 张浩关键词:岩浆热液 成矿系统 云南个旧煌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2013年 云南个旧老厂锡多金属矿区东部地层中发育多条蚀变橄辉云斜煌斑岩脉。在岩石化学组成上,其SiO2含量为51.54%~59.20%,K2O/Na2O比值为2.32~3.56,为碱性-亚碱性、钾质钙碱性煌斑岩。其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Sr相对弱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Zr、Hf、Ti)亏损,且Ta、Nb和Ti具有"TNT"负异常,深源元素Cr、Co和Ni相对亏损,显示出俯冲带幔源岩石的成分。∑REE为480~1060μg/g,主要集中在500μg/g;LREE/HREE为1.30~7.68,δEu值为0.58~0.78,Eu负异常较明显。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老厂煌斑岩形成于俯冲-碰撞后的拉伸构造环境,可能起源于三叠纪时期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的残留板片对地幔楔的的交代富集作用形成的源区,源区岩石经过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上升侵位过程中轻微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 曹华文 张寿庭 王长明 宋欣 林进展 李冬关键词:煌斑岩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个旧锡矿 栾川矿集区钼多金属矿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深部找矿预测 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在晚三叠纪末完成陆陆碰撞,东秦岭地区进入陆内造山演化阶段,形成区域上北西-近东西向基本构造格架。晚中生代地壳旋转作用,是地表浅部形成北(北)东向构造的原因,构成区域上北西向构造为主,叠加次级北(东)向格... 李冬关键词:构造裂隙 文献传递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2 2013年 内蒙古林西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萤石矿集区之一,对该区四个萤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还发育少量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270℃之间,盐度变化范围为0.18%~4.65%NaCleqv,密度变化范围为0.61~0.95 g/cm3,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流体;激光拉曼结果表明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含有H2和C3H6。根据显微测温结果,认为水/岩反应很可能是该区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普遍低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认为该区萤石矿具有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特征,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曾昭法 曹华文 高峰 高永璋 邹灏 李冬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萤石 大气降水 河南省杜关-云阳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成果报告 宋要武 燕长海 张寿庭 谢朝永 王功文 马振波 谭和勇 韩江伟 魏敏强 王宏卫 黄丹峰 杜建松 李冬 徐青峰 鲁玉红 丁春霞 董宏 孙丹 司法祯 崔川生 李宏卫 李军军 李伟 杨瑞西 课题来源与背景:"河南杜关-云阳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新开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增量项目,项目编号1212010881001,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实施.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该项目应用于固体矿产勘...关键词:关键词:金属矿 矿产资源调查 找矿 栾川西鱼库隐伏斑岩型Mo-W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15年 西鱼库大型隐伏斑岩钼-钨矿床是近年来在栾川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过程中的新发现。该矿床与南泥湖、上房沟钼矿不同,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内部而非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角岩中。与南泥湖和上房岩体相比,西鱼库隐伏斑岩体的Si O2、K2O含量略低,具有正Eu异常,表明西鱼库隐伏斑岩体比南泥湖和上房岩体分异程度略低,更接近成矿岩浆中心位置。 韩江伟 郭波 王宏卫 马有华 冯战奎 云辉 燕长海 李冬关键词:地球化学 基于地质与重磁数据集成的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26 2011年 三维地质建模是当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热点.以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为例,针对研究区地质背景复杂、成矿地质条件多样性特征,开展了基于地质(岩性地层及其物性特征、地质体产状数据)与重磁正反演集成技术组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研究,其研究内容为:(1)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确定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近地表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特征;(2)利用重磁数据,在定性解译地质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二度半正演方法定量解译研究,并运用三维位场概率成像方法反演和解译深部地质体;(3)根据研究区地质与重磁反演解译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晚侏罗世斑岩岩体和控矿构造的时-空-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质岩性属性特征的重磁正反演联合解译,能够综合利用地质体之间的物性差异、成因关系界定其几何形态,从而在三维环境中建立它们的时空关系,即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区深部找矿、矿体定位预测以及金属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新途径. 王功文 张寿庭 燕长海 宋要武 陈天振 李冬 马振波关键词:地质 重磁数据 正演 概率成像 河南栾川Mo多金属矿集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6 2013年 栾川Mo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本文在对栾川Mo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构造控岩控矿特征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地质的方法对矿集区构造裂隙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出有利找矿靶区,工程验证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这表明构造地球化学-数学地质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为栾川Mo多金属矿集区开展深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社良 张寿庭 顾文帅 李冬 宋要武 谢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