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云
- 作品数:48 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人γ干扰素基因转染成肌细胞在治疗骨骼肌损伤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构建转人γ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γ,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探讨hIFNγ对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FNγ基因克隆到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以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2-hIFNγ的正确性;②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2C12成肌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细胞的hIFNγ表达。③64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制作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即A组(注射hIFNγ),B组(注射转hIFNγ的C2C12细胞),C组(注射空白成肌细胞),D组(未干预)。挫伤后第10天,A、B、C组的小鼠,于腓肠肌损伤局部注射不同药物,D组不进行干预以作为自然愈合对照。分别于伤后7、14、28、42天,从各组中随机抽取4只小鼠进行右侧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以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波形蛋白(Vimentin)及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的表达。结果:①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构建了hIFNγ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hIFN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转染细胞中hIFNγ基因的表达;②干预后各时间点,A、B组小鼠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较C组和D组降低;伤后42天,B组损伤骨骼肌Vimentin表达低于A组,其余时间点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各组MHC-Ⅱb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①成功制备了含h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获得了高效表达hIFNγ的鼠C2C12成肌细胞;②采用转染hIFNγ的C2C12成肌细胞局部注射,可以抑制骨骼肌纤维化标志产物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注射外源性IFNγ的作用近似。③局部注射转hIFNγ基因的成肌细胞或外源性IFNγ,未发现对骨骼肌再生标志产物MHC-Ⅱb表达有明显影响。
- 陈疾忤陈世益李宏云尚西亮
- 关键词:成肌细胞转染波形蛋白
- 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治疗CAM型股骨头髋臼撞击症
-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治疗CAM型股骨头髋臼撞击症(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可行性和疗效。资料和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3月,11例髋臼盂唇损伤患者,...
- 陈疾忤陈世益吴子英曹深诚李宏云李磊李宏李云霞
- 关键词:股骨头颈成形术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包括:剥离定位臂1、定位手柄2、导向支架3;剥离定位臂1的近端与定位手柄2的远端之间可拆卸连接;定位手柄2与导向支架3之间可拆卸连接;剥离定位臂1的远端与近端之间设置...
- 陈疾忤陈世益李宏云吴子英蒋佳尚西亮
- 机械性踝关节不稳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肌肉激活时间差异比较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机械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腓骨长肌与胫前肌激活时间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36名测试对象纳入研究,其中机械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2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2例,正常对照人群12例。每例受试者在行走过程中模拟内翻动作时接受表面肌电测试,计算并比较各组踝关节腓骨长肌和胫前肌激活时间的差异。各组之间的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机械性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踝关节腓骨长肌与胫前肌激活时间明显延长。机械性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踝关节肌肉激活时间无明显差异。在组内比较时,机械性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踝关节肌肉激活时间均较对侧明显延长。结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均存在腓骨长肌与胫前肌激活时间延长的缺陷,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 李宏云郑洁皎华英汇张健陈世益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包括:剥离定位臂1、定位手柄2、导向支架3;剥离定位臂1的近端与定位手柄2的远端之间可拆卸连接;定位手柄2与导向支架3之间可拆卸连接;剥离定位臂1的远端与近端之间设置有过...
- 陈疾忤陈世益李宏云吴子英蒋佳尚西亮
- 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自然愈合组,每组24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大鼠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各组损伤局部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和不作处理。另6只作为空白对照(未经任何处理)。于损伤后1、4、7和14天取大鼠腓肠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腓肠肌SOD、GSH-px活性在伤后第4、7天显著升高(P<0.05),而CA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治疗组腓肠肌MDA含量在伤后第4、7天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P<0.05)。结论:活血生肌类中药可明显减轻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过程中的氧化性损伤,并显著提高骨骼肌SOD和GSH-px的活性。
- 王茂林陈世益李云霞陈疾忤李宏云
- 关键词:骨骼肌钝挫伤氧化应激
- 携人IGF-1基因成肌细胞在体存活、产物表达及对内源性IGF-1表达的影响
- 骨骼肌损伤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损伤之一,问题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结构及功能恢复常常不完全,愈合缓慢,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易发生再损伤。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肌肉.再生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可促进体外...
- 李宏云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肌细胞骨骼肌损伤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 全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对56肩(55例患者)肩袖撕裂患者进行两种修补方法的疗效比较,至少随访19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分为A组30肩(29例患者),B组26肩(26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B组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随访资料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活动度、肌力、MRI评价术后肩袖愈合情况等,并进行UCLA、VAS及ASES评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ASES、UCLA、VAS评分测试结果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间术后评分改善情况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A组再撕裂4例(13.3%),B组再撕裂3例(11.5%),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撕裂患者与肩袖完整患者相比,术后ASES、UCLA、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在2~3年的随访期内并无统计学差异,再撕裂的发生率为10%~15%,肩袖再撕裂与肩袖完整患者在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 李宏云陈世益陈始秋李云霞陈疾忤华英汇
-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再手术
- 定量功能性磁共振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软骨退变
- 目的:采用磁共振(MRI)T2弛豫时间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并比较半月板损伤和半月板正常膝关节的软骨退变差异方法:本研究随访62例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根据术中半月板情况分为三组:半月板正常组(MI...
- 李宏李宏云吴子英陈疾忤华英汇李云霞陈世益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半月板软骨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剥离定位过线器,包括:剥离定位臂(1)、定位手柄(2)、导向支架(3);剥离定位臂(1)的近端与定位手柄(2)的远端之间可拆卸连接;定位手柄(2)与导向支架(3)之间可拆卸连接;剥离定位...
- 陈疾忤陈世益李宏云吴子英蒋佳尚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