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
-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 略论交际中的性别定型被引量:3
- 2008年
- 作为社会成员的各性别主体往往按照所属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行事,这些观念和规范造就了他们的社会性别特征和社会交往关系。三个因素即社会化、大众传媒和从众效应对性别定型起着重要作用。性别定型观念使得人们忽略了性别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消极作用。只有客观理解性别定型,才能在交际活动中超越性别定型,促进全世界性别平等。
- 延辉李小华
- 关键词:社会性别大众传媒从众效应
-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符号的翻译——从龙、凤凰、麒麟的英译说起被引量:3
- 2007年
- 龙、凤凰、麒麟与dragon、phoenix、unicorn分别是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符号,意义上无交叉点。龙、凤凰、麒麟等英译时,会出现语码空缺。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龙、凤凰、麒麟的中国文化内涵,主张弃用这些错误的英语翻译,采用拼音加注的翻译方法,忠实文本,保留并还原这些中国文化符号的真实内涵。
- 李小华延辉
- 关键词:文化符号学
-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平面广告的解读
- 2020年
- 电子商务企业因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其广告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使广告达到更佳的表意效果。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分析京东的10幅多模态平面广告,以探讨中国电商平面广告中各种模态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模态是如何配合来完成隐喻映射的过程。结果显示:中国电商企业平面广告以图像模态为主,文字、颜色模态为辅,并通过三种模态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帮助消费者形成对电商企业广告的全面解读。
- 李小华张延玉
-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概念转喻
- 试论跨文化互动翻译观
- 2017年
- 在跨文化传播时代,学者提倡翻译与传播结合,传递新思想、新技术,促进各国交流合作,但忽略了反馈共享这一环节,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桎梏。本文基于跨文化互动层面,把语言转换与文化转向翻译观相结合,将翻译定义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实现跨文化互动的过程。跨文化互动的翻译重视两种文化的传播和反馈,有助于实现文化共享。
- 李小华王辉
- 关键词:翻译观文化转向语言转换
- 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
- 2009年
-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纽带,语用推理研究交际意图的具体产生和理解过程。传统的语用学理论在解释语用推理时存在某些缺陷。从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入手,分析转喻的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待两个过程,以期发掘转喻在日常言语中更为普遍的特征。通过对关联理论的评述,总结出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中转喻的构式化表征,并与新近提出的构式语法结合,将转喻这种思维方式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加以研究。
- 刘晓玲李小华
- 关键词:转喻衔接语用推理
- 影响范畴与典型认知的因素
- 2007年
-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传统语言学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在以经验主义哲学基础和假设的前提下形成的新兴语言学派。范畴化和典型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就范畴和其典型成员的关系以及不同区域,通过真实问卷调查,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范畴的典型成员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初步从文化、儿童语言认知习得、经验观等方面探究影响不同群体的典型认知的主要因素。
- 郑娟李小华
- 关键词:文化年龄
- 论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英语学科教育趋向
- 2007年
- 以独生子女为主要学生群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使得我们不得不保持英语学科内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协调性。单一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显然不适应这样一些特殊学习群体。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宗旨应该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独生子女更乐意让老师把他们作为主体。从大学独生子女的学习行为来讲,学生的被动学习替代了主动学习,从而降低了学习效果;从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讲,教师应该“用英语教材教”来取代“教英语教材”,即通过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的发挥独生子女特有的潜能,使他们成为良好学习品质的倡议者,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达到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
- 王建英李小华
- 关键词:独生子女
- 典型性研究及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 2006年
- 范畴的典型性依赖于具体的文化,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世界的划分是不同的,具有他们各自所经历的文化的特点。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因此,典型性与文化、语言密不可分,三者相依相辅。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典型性的这种特点,不但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意识,也有助于词汇与语法的习得。
- 盛艳波李小华
- 关键词:文化语言第二语言教学
- 事件的空间隐喻和致使结构
- 2007年
- 本文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分析空间隐喻的普遍性,指出空间概念对时间概念的应用价值,即时间概念可用空间来表达。同时,本文指出空间概念对事件概念的适用性,并将空间概念与致使结构的事件观相结合,从而得出致使结构的空间隐喻原型。
- 韩勇强李小华
- 关键词:空间隐喻
- 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简介翻译目的论、儿童文学特点、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及特点,同时选取几本受到广泛认可的儿童文学译作,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从词汇选择、长句处理和文化层面等进行赏析,以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及优秀译作的选择有一些启示。
- 李小华丁青青
-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