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晴

作品数:72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晋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57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6篇荧光
  • 29篇光谱
  • 27篇蛋白
  • 27篇牛血清白蛋白
  • 23篇荧光光谱
  • 19篇光谱法
  • 17篇荧光光谱法
  • 11篇相互作用
  • 11篇甲基
  • 10篇亚甲基
  • 9篇分子
  • 8篇四氢
  • 8篇四氢萘
  • 8篇光谱研究
  • 8篇苯亚甲基
  • 7篇电荷
  • 7篇电荷转移
  • 7篇荧光猝灭
  • 7篇色素
  • 7篇猝灭

机构

  • 54篇晋中学院
  • 37篇山西大学
  • 4篇晋中师范高等...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晋中职业技术...

作者

  • 69篇李建晴
  • 33篇董川
  • 14篇卫艳丽
  • 13篇蔡雪梅
  • 9篇刘毓芳
  • 7篇双少敏
  • 7篇景顺杰
  • 6篇冯小花
  • 6篇李改仙
  • 3篇刘冷
  • 3篇魏玉霞
  • 3篇郭彦青
  • 2篇安道利
  • 2篇李军
  • 2篇边永军
  • 2篇张俊
  • 2篇康旭珍
  • 2篇李俊
  • 2篇渠星宇
  • 2篇李忠平

传媒

  • 10篇分析科学学报
  • 6篇晋中学院学报
  • 5篇理化检验(化...
  • 4篇分析化学
  • 4篇光谱实验室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运城学院学报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化学试剂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工安全与环...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化学研究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为荧光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
2014年
基于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β环糊精(β-CD)所生成的包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三元超分子体系产生的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3.31~662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6mg·L-1,提出了以KDTN与β-CD包合物为新的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测定BSA含量。该反应体系的荧光发射峰位于540nm,测定在pH 9.18的B-R缓冲介质中进行。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2%。
刘毓芳李建晴董川
关键词: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牛血清白蛋白
日落黄褪色光度法检测H_2O_2-Fe(Ⅱ)羟自由基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Fenton反应中加色素日落黄(FCF),产生的羟自由基(·OH)氧化日落黄发生减色效应.加入抑制·OH的还原剂,测定日落黄吸光度的变化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实验对抗坏血酸,盐酸羟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抗羟基自由基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盐酸羟胺50%乙醇溶液的抗氧化能力较抗坏血酸、盐酸羟胺水溶液的抗氧化能力强.4种体系中的回收率分别为:抗坏血酸107.2%、盐酸羟胺50%乙醇溶液104.2%,抗坏血酸90.2%、盐酸羟胺水溶液96.0%.
李改仙李建晴
关键词:日落黄
甲苯胺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苯胺蓝(T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测定了TB与BSA在20℃,30℃和40℃3个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8.94×103,1.75×104,1.74×104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66,0.71和0.93.实验表明:TB与BSA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利用Gibbs-Helmholtz方程计算得到热力学参数ΔH为49.416kJ,ΔS为244.876J.mol-1.K-1,探讨了它们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B主要以氢键作用力与BSA相互作用;应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TB对BSA构象的影响.
张建刚李建晴
关键词:甲苯胺蓝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
一种无尘板书写液及其擦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化学擦除的书写液,具体属于一种无尘板书写液及其擦剂。书写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着色剂、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成膜剂、抗冻剂、防腐剂、消泡剂和蒸馏水。该书写液配以一种专门的擦剂。本发明书写液注入专用的书写笔中...
董文娟李建晴李俊双少敏董川
文献传递
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KDTN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猝灭BSA的荧光,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3.274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0.9389(30℃时)。同时考察了KDTN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
刘毓芳李建晴许志成卫艳丽双少敏董川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疏水作用
6-苄氨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荧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特性。测得了6-BA与BSA在10、27、40℃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为:0.21×105、1.37×105、5.53×105L/mol,结合位点数n为:1.0、1.2、1.3。6-BA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6-BA主要以疏水作用与BSA相互作用,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6-BA对BSA的构象有影响。
景顺杰李建晴狄艳珠董川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
一种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离子的实验改进被引量:1
2021年
改进了一个大学化学实验——采用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离子的含量。该实验选用了一个BODIPY(硼氟二吡咯亚甲基)类荧光探针替换教材实验中8-羟基喹啉探针,操作简单,能够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的检测铁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有效的把探针和铁离子浓度建立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得到废水中铁离子含量。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大学生快速掌握分子荧光法的基础知识,能够锻炼大学生运用所学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合作为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项目开设。
边永军渠星宇何婧李建晴陈勇强
关键词:铁离子荧光探针
纸基质室温磷光法研究氧氟沙星体内药代动力学
本文建立了纸基质室磷光法测定氧氟沙星的新方法,并将该法用于人尿中氧氟沙星回收率和排出速率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1℅.
李建晴冯小花董川晋卫军
关键词:抗菌药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4种喹诺酮类药物滤纸基质室温燐光法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提出了以滤纸为基质的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 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滤纸基质室温 光 (PS RTP)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取样量少 (1.5 μL)。其线性动力学范围依次为 0 .11~ 5 5 .2、0 .35~ 2 11、2 .10~ 5 2 6、1.0 3~ 4 11(ng/斑点 ) ;灵敏度高 ,其检出限分别为 0 .0 82、0 .0 70、0 .0 80、0 .12 3(ng/斑点 ) ;标准回收率在 97.70 %~ 10 2 .2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1.8%。
李建晴董川冯小花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
日落黄荧光光谱测定方法与量子产率的研究
2018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食用合成色素日落黄的荧光光谱特性.在p 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实验条件下,λex/λem=260/376 nm,研究了金属离子、食用酸、氧化还原剂、糖类、防腐剂等对日落黄荧光光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日落黄的荧光光谱分析法,线性回归方程:IF=11.24C+56.06,线性范围:1.0~7.0 mg/L,相关系数r=0.9959,检出限0.174 mg/L.测定了醒目饮料(菠萝味)中日落黄的含量,7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37%,同时,测定出样品中日落黄的回收率在93%~102%之间,能定量回收.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量了日落黄在不同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0.1~0.7之间.
李建晴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日落黄荧光量子产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