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红

作品数:75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矿业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煤泥
  • 36篇浮选
  • 14篇分选
  • 10篇煤泥浮选
  • 8篇低阶煤
  • 8篇精煤
  • 7篇助滤
  • 6篇低阶
  • 6篇旋流器
  • 6篇微细粒
  • 6篇细粒
  • 6篇活性剂
  • 6篇表面活性
  • 6篇表面活性剂
  • 6篇捕收
  • 5篇药剂
  • 5篇药剂制度
  • 5篇磨矿
  • 5篇分选工艺
  • 5篇浮选工艺

机构

  • 7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山西焦煤集团...
  • 3篇焦煤集团
  • 2篇大同煤矿集团...

作者

  • 74篇李志红
  • 51篇樊民强
  • 21篇董连平
  • 20篇刘爱荣
  • 19篇杨宏丽
  • 13篇刘安
  • 10篇杨润全
  • 9篇刘翼洲
  • 6篇张兴芳
  • 6篇樊金串
  • 5篇王怀法
  • 4篇王超
  • 4篇黄伟
  • 4篇朱张磊
  • 4篇高建川
  • 4篇左志军
  • 3篇谢克昌
  • 3篇高建川
  • 3篇高建川
  • 2篇乔海星

传媒

  • 8篇选煤技术
  • 4篇中国煤炭
  • 4篇矿业研究与开...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矿产综合利用
  • 3篇煤炭技术
  • 3篇煤炭转化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加工与综...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山西焦煤科技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全国煤气化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碎煤加压气化炉在中国的发展
2002年
李志红乔海星
关键词:加压气化炉煤炭气化
一种集重、磁、浮多力场于一体的分选机及其分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重、磁、浮多力场于一体的分选机及其分选方法。分选机包括机体,机体为柱式结构,机体中部沿径向连接入料管,入料管连接机体内部的矿浆分布器,在入料管下方、机体外部设有第一空心线圈;机体下沿连接分选分级锥,分选...
樊盼盼樊民强董连平刘安杨宏丽李志红刘爱荣刘翼洲乔笑笑
微细粒煤泥剪切絮凝助滤技术的实验研究
以微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剪切絮凝技术,考查了剪切速度、时间、矿浆浓度及药剂添加量等对过滤效果的影响,找到了剪切絮凝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助滤脱水之目的。
李志红王怀法李洪跃
关键词:微细粒剪切絮凝助滤
文献传递
烃类浮选药剂性能的量子化学计算被引量:4
2015年
以碳原子数为12的烃类捕收剂为研究对象,利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研究了药剂的几何构型和净电荷、前线分子轨道构成等电子结构参数,探讨了这些参数对烃类药剂捕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浮选试验和润湿热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和芳烃在碳原子电荷、EHOMO和ELUMO、ΔELUMO-HOMO上存在较大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浮选捕收性能。根据ΔELUMO-HOMO判断出3种药剂的捕收性能为苯己烷>十二烯>十二烷,与浮选试验和润湿热测试结果吻合,量子化学计算为煤泥浮选药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卢廷亮李志红刘安张志强樊民强
关键词:煤泥浮选量子化学计算
CO和H_2分子在Cu(111)面的吸附和溶剂化效应(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DFT)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模型,在DNP基组下,利用Dmol3模块研究了CO和H2在真空和液体石蜡环境下在Cu(111)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对H2和CO的吸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液体石蜡环境下,H2平行吸附在Cu(111)表面是解离吸附,而CO和H2在两种环境下的垂直吸附都是非解离吸附.相比真空环境吸附,在液体石蜡环境中,Cu(111)吸附CO时,溶剂化效应能够提高CO吸附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CO的活化.在真空中,H2只能以垂直方式或接近垂直方式吸附在Cu(111)表面.当Cu(111)顶位垂直吸附H2,相比真空环境吸附,溶剂化效应能够提高H2吸附的稳定性,但对H2的活化没有明显影响.Cu(111)表面的桥位或三重穴位(hcp和fcc)垂直吸附H2时,溶剂化效应能明显提高H2的活化程度,但降低H2的吸附稳定性;在液体石蜡中,当H2平行Cu(111)表面吸附时,溶剂化效应使H-H键断裂,一个H原子吸附在fcc位,另一个吸附在hcp位.
左志军黄伟韩培德李志红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CO分子H2分子溶剂化效应
一种利用外置磁场间接降低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介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置磁场间接降低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介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以磁铁矿粉或者硅铁矿粉为重介质的旋流器重选,所配制磁铁矿悬浮液密度为1100‑1500kg/m<Sup>3</Sup>,硅铁矿悬浮液密度...
樊盼盼樊民强刘安董连平杨宏丽刘爱荣杨润全刘翼洲李志红张兴芳
文献传递
炼焦中煤有用组分破碎解离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中煤粒级大小对破碎解离产生的影响,对屯兰选煤厂重介旋流器中煤进行筛分浮沉试验,标准筛筛孔为25mm,13mm,6mm,3mm,重液密度是:1.45kg/L,1.60kg/L,1.80kg/L。选择各个粒级中1.45-1.60kg/L密度级产物,将其破碎到3mm后再进行三级浮沉,测定解离后得到的-1.45kg/L密度级产物的灰分、挥发分、粘结性、硫分、反射率。数据表明,煤粒级越大,破碎后精煤产率越高,但灰分相差不大。通过破碎解离,挥发分,粘结性,硫分和反射率不随着中煤粒度的大小而变化。
郭巍王超樊民强李志红
关键词:解离挥发分粘结性
一种用于磁铁矿分选的复合力场分选机及其分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铁矿分选的复合力场分选机及其分选方法。该分选机包括壳体,壳体为空心立式圆柱结构,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导流板、分散筒、分选筒,分散筒、分选筒和壳体的轴线在一条线上;壳体外部设有能产生磁场的空心线圈。...
樊盼盼樊民强骆灿金张兴芳董连平刘安杨宏丽刘爱荣杨润全刘翼洲李志红乔笑笑
Span80协同煤油强化内蒙低阶煤浮选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低阶煤表面含氧量高,可浮性差,复配捕收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从而提升浮选效果。以内蒙某选煤厂低阶煤为对象,考察了传统捕收剂煤油的作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Span80与其复配,以强化低阶煤浮选,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煤油,复配Span80质量占比20%时,复配药剂用量为4000 g/t、起泡剂1200 g/t时,对应浮选指标大幅提升,精煤产率为85.60%,精煤灰分为12.80%,尾煤灰分为71.72%,可燃体回收率为94.82%,浮选完善指标为39.14%.接触角及润湿热测试表明,复配药剂对低阶煤表面进行了疏水强化作用,其中煤油-Span80复配药剂可以覆盖更多的煤颗粒亲水位点,使得复配药剂在煤颗粒的铺展性增强,增大煤表面的疏水性,强化浮选效果。采用分子模拟进一步解释低阶煤与药剂的作用机理。在水环境下构建了煤油(正十二烷)和复配Span80药滴分别与水分子和煤分子吸附模型。结果显示复配Span80在水环境下,煤油-Span80与煤表面作用的结合能大于正十二烷(煤油),证明了复配Span80在煤表面的吸附比煤油(正十二烷)更加牢固且稳定。
刘凯歌李钰炳李志红
关键词:低阶煤浮选分子模拟
一种重浮联合分选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浮联合分选装置及方法,包括机体、分选筒、矿化筒、沉降锥、粗粒分选锥、给料分配器;机体为空心立式圆柱结构,机体内上部设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盖板,通过连接盖板连接分选筒,在连接盖板上方的机体上设精矿排出口,在连...
樊民强骆灿金樊盼盼张兴芳董连平李志红杨宏丽刘爱荣刘安乔笑笑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