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偶氮
  • 2篇显色反应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分光光度法
  • 2篇
  • 1篇显色剂
  • 1篇光度法测定
  • 1篇分光光度法测...
  • 1篇安替比林偶氮
  • 1篇安替吡啉
  • 1篇安替吡啉偶氮
  • 1篇变色酸
  • 1篇粗铅

机构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烟草科学...

作者

  • 2篇李志红
  • 2篇董学畅
  • 1篇孙海琳
  • 1篇杨光宇
  • 1篇毕笑维
  • 1篇饶敏

传媒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安替比林偶氮-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粗铅中的铜被引量:2
2003年
研究了安替比林偶氮 - 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 p H为 11的缓冲介质中 ,铜与试剂反应生成 1∶ 1稳定络合物 ,λmax=5 90 nm,体系 ε=5 .16× 10 4L·mol-1·cm-1。铜含量在 0— 30 μg/ 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方法可用于粗铅中铜含量的测定。
董学畅李志红毕笑维孙海琳饶敏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粗铅显色反应
2,7-双(4-安替吡啉偶氮)变色酸的合成及测定铜(Ⅱ)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合成了 2 ,7-双 ( 4-安替吡啉偶氮 )变色酸 ,探讨该试剂与铜 (Ⅱ )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予的影响 ,建立了运用该试剂测定铜的显色反应体系 .在pH10 0 - 11 7范围内 ,铜 (Ⅱ )与新试剂形成 1∶1的稳定配合物 ,最大吸收峰 5 90nm ,表观摩尔消光系数 =5 1× 10 4 L .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3 0 μg/ 2 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用于粗铅中铜的测定 。
董学畅李志红杨光宇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显色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