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厚

作品数:51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金属
  • 22篇渗金属
  • 21篇离子渗
  • 20篇离子渗金属
  • 19篇合金
  • 16篇双层辉光
  • 12篇双层辉光离子
  • 12篇双层辉光离子...
  • 12篇双层辉光离子...
  • 12篇辉光离子
  • 9篇时效
  • 9篇离子渗金属技...
  • 8篇W
  • 7篇时效硬化
  • 7篇双层辉光离子...
  • 7篇共渗
  • 6篇化学镀
  • 6篇高速钢
  • 5篇多元共渗
  • 5篇冶金工艺

机构

  • 46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太原工业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华北工学院

作者

  • 51篇李忠厚
  • 34篇徐重
  • 14篇高原
  • 12篇张艳梅
  • 12篇刘小萍
  • 10篇苏永安
  • 8篇刘沙沙
  • 8篇陈志勇
  • 6篇刘小平
  • 5篇张平则
  • 5篇刘小平
  • 4篇任乃娟
  • 3篇张高会
  • 3篇赵斌
  • 3篇贺志勇
  • 3篇潘俊德
  • 3篇吴建生
  • 2篇唐宾
  • 2篇秦林
  • 2篇赵晋香

传媒

  • 5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工具技术
  • 2篇表面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第二届表面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热处理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1999年第...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钴超硬高速钢的表面冶金工艺
一种含钴超硬高速钢的表面冶金工艺属表面冶金范畴。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价格较低廉的铁基材料表面渗入合金元素,形成表面合金层,接着进行渗碳处理形成表面高速钢合金层,随后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超硬高速钢...
刘沙沙李忠厚陈志勇
文献传递
基材碳含量对离子渗W、Mo、Co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研究了在离子渗金属中基材碳含量对离子渗W、Mo、Co的影响。结果显示 ,基材的碳含量对渗层的组织结构、组成相、渗层合金元素的分布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离子渗W、Mo、Co时 ,工业纯铁和中、高碳钢的渗层断面都出现分层结构。工业纯铁的表层是由 (FeCo) 7(WMo) 6 型金属间化合物 μ相 ,(FeCo) 2 (WMo)型laves相 ,和W(Mo)固溶体相组成的沉积层 ,中、高碳钢的表层是由MC型碳化物和M6C型碳化物组成的化合物层。随着基材碳含量增加 ,渗层变薄。对于中、高碳钢 ,离子渗金属中 ,碳原子向表层富集 ,形成化合物层 ,当越过渗层中的化合物层时 ,W、Mo含量锐减 ,而Co的分布受到的影响较小。
李忠厚张艳梅张平则徐重
关键词:碳含量
镁合金在中性镀液中化学镀Ni-P合金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了无铬预处理和中性镀液中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利用光学图像分析仪、辉光放电光谱仪(GDS)、电子天平和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探讨了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截面形貌、镀速、成分和相结构。结果表明,镀层的平整度与镀前基体的光滑度具有密切的关系,镀层的含磷量在9.5%~11%之间,呈非晶态结构,但经回火热处理发现300℃左右开始发生晶化,400℃时晶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另外,研究表明除温度对镀速有较大影响外,络合剂还具有调速特性。
陈志勇刘沙沙李忠厚
关键词:化学镀相结构镁合金
离子轰击下高碳钢的脱碳对随后渗金属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研究了T8钢等离子体脱碳对随后渗金属的影响。介绍了两种处理工艺 ,一种是脱碳后渗金属 ,另一种是直接渗金属。结果表明 ,在离子轰击下 ,高碳钢表层产生严重的脱碳层 ,脱碳层的存在对随后的渗金属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脱碳后渗金属 ,渗层厚度达 80 μm ;直接渗金属 ,渗层厚度仅 15 μm。在两种渗金属条件下 ,表面合金层的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含量差别不是很大 ,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W和Mo的含量却有着显著差异 ,直接渗金属的 ,表层W和Mo含量几乎为零 ,而脱碳后渗金属的 ,表层W和Mo总量最大达到 6 %左右。
李忠厚刘小萍赵金香高原徐重杨永富张文峰
关键词:高碳钢脱碳渗金属离子轰击
新型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锯切工具
2011年
主要介绍了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表面形成的等离子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在手用锯条方面的应用和产业化。以技术、工艺、设备为主线,全面总结和阐述了等离子表面冶金高速钢锯条产业化的过程及艰难历程,对我国发展原创性技术及其产业化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徐重王从曾唐宾高原贺志勇刘小萍徐在峰王建明贺琦李成明李忠厚苏永安潘俊德
化学镀液成分对镁合金镀镍层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考察化学镀液成分对镁合金镀镍层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和Axiovert 25CA(Zeiss)光学图像分析仪观察了镀层的组织、表面形貌及其显微组织,用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GDS)测定了镀层成分分布,并采用WS-97型声发射划痕仪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强度。通过试验比较了十二磺基水杨酸、柠檬酸钠和柠檬酸三种配位剂对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组织形貌、含磷量以及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作配位剂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大,可达到60 N,柠檬酸作配位剂时的镀层组织致密。另外,研究发现镀层中的镍、磷含量与镀液pH值具有较密切的关系。
陈志勇刘沙沙李忠厚
关键词:化学镀配位剂镀层形貌含磷量
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应用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冶金高速钢的形成方法。其主要过程是采用先进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1],首先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合金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含高速钢主要成份的合金层,然后通过渗碳使其表面达到高速钢成份。本文还对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离子渗金属手用锯条进行了切削试验结果证明达到国标GB14764-93中有关高速钢双金属锯条切削碳钢的要求。
刘小平李忠厚苏永安高原徐重
关键词:表面冶金高速钢
离子渗金属中表层合金贫化及其消除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离子渗金属中,工件表层合金贫化主要通过两种机构发生。一是因畸变层与非畸变层的扩散系数不同,结果由扩散导致交界区出现原子富集;二是离子轰击的溅射作用和溅射衰减效应使得出现内层的浓度峰。从扩散的原子理论,应用溅射比率和衰减因子的概念导出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条件下的扩散方程。提出几种减轻和消除贫化的方法。
李忠厚刘小平苏永安徐重
关键词:离子渗金属数学模型
双辉法渗金属锯条炉的温度场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格林函数,格林函数对称性和δ-函数的积分性质导出温度场的分布表达式:T(r)=它表明:温度场的分布决定于炉内热源性分布和边界面温度分布.提出改善炉内温度分布所应采取的措施.随机抽样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这些措施后温度场分布均匀性得到相当大的改善.
李忠厚
关键词:温度场渗金属
一种镁合金表面化学镀工艺
一种镁合金表面化学镀工艺,属于镁合金表面非电解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纳米化的前处理工艺和镁合金表面镀镍的施镀相结合的工艺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镁合金化学镀镍难于起镀、镀液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陈志勇李忠厚刘沙沙詹科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