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群

作品数:44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机械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铣削
  • 11篇仿真
  • 11篇颤振
  • 10篇颤振稳定
  • 10篇颤振稳定性
  • 8篇铣削过程
  • 7篇有限元
  • 7篇数控
  • 6篇稳定性
  • 6篇机床
  • 5篇动力学仿真
  • 5篇有限元分析
  • 5篇切削力
  • 5篇高速铣
  • 5篇高速铣削
  • 4篇切削参数优化
  • 3篇动力学建模
  • 3篇误差补偿
  • 3篇铣削加工
  • 3篇模态

机构

  • 37篇湖南工业大学
  • 11篇北京航空航天...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航发南方...
  • 1篇中国铁路广州...
  • 1篇湖南翔为通用...
  • 1篇南京德西数控...

作者

  • 44篇李忠群
  • 8篇刘强
  • 5篇夏磊
  • 5篇朱帆
  • 4篇陈维克
  • 3篇郑敏
  • 3篇刘阳
  • 2篇刘方
  • 2篇王鑫
  • 2篇王志康
  • 2篇范微微
  • 1篇彭翀
  • 1篇董亚峰
  • 1篇郭文慧

传媒

  • 9篇制造技术与机...
  • 9篇湖南工业大学...
  • 6篇航空制造技术
  • 3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Chines...
  • 1篇机械工程与技...

年份

  • 8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欧拉法的铣削稳定性半解析法预测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基于再生颤振理论构建的铣削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欧拉法用于预测铣削稳定性的半解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欧拉法推导出传递矩阵,然后利用Floquet理论判断特定切削状态的稳定性,进而通过改变主轴转速和轴向切削深度获得铣削稳定性叶瓣图。与半离散法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基于改进欧拉法的铣削稳定性求解方法计算效率更高。
李忠群彭岳荣夏磊朱帆
关键词:FLOQUET理论铣削过程
高压水炮系统水箱与连接件静态特性分析
2024年
消防直升机因其高机动性、大载质量和长航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扑灭森林、超高层建筑和危化品场所等火灾。为防止结构问题引发安全事故,需要对其外挂水炮系统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确保设计的外挂水箱结构强度和刚度符合适航标准。首先,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消防直升机外挂水箱和连接件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适当的简化。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箱及各连接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压水炮系统的水箱及连接件结构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能够满足适航要求,并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表现。
李忠群刘阳邹向巧
关键词:有限元仿真静态特性
铣削加工过程动力学建模、仿真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18年
对铣削加工过程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对于实现无颤振高效铣削至关重要。对铣削加工过程动力学建模方法与原理、仿真算法与工程应用等进行了综述。首先,将切削过程建模方法归纳为经验法、解析法、有限元法及力学方法 4类,并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其次,详细介绍了静态切削力建模与动态切削力建模,并给出了其各自的应用场合。再次,对几种典型铣削加工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实现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场合进行了对比,为采用合适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介绍了铣削加工表面形貌预测常用的两种方法。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为该领域深入研究与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李忠群石晓芳党剑涛李文
关键词:铣削过程动力学仿真切削力表面形貌颤振稳定性
基于Z-map的弱刚性系统高速周铣表面加工精度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工件Z-map模型和考虑再生作用的铣削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周铣动力学微分方程,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了周铣加工三维表面形貌预测.参考零阶解析(ZOA)方法获得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研究了主轴转速与表面形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选择系统固有频率对应的主轴转速,虽然不易发生颤振,但表面加工误差较大;选择最大稳定性叶瓣的左侧对应的主轴转速,不仅稳定性好,而且表面加工误差也较小.这些研究结果得到了铣削试验的验证,可作为工程应用时选择优化切削参数的理论依据.
李忠群刘强郑敏王鑫
关键词:高速铣削表面形貌颤振稳定性
圆角铣削颤振稳定域建模与仿真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为避免在圆角铣削加工中产生颤振,建立考虑再生作用的圆角铣削动力学模型,推导其平均方向力系数计算公式。鉴于圆角铣削时主轴转速通常远大于圆角处的进给角速度,两者的平均方向力系数近似相等。因此,经典直线铣削颤振稳定域解析模型适用于圆角铣削,前提是需要用最大径向啮合角代替名义径向啮合角进行仿真。根据铣刀与工件的啮合情况,将圆角铣削分为均匀切宽圆角铣削和非均匀圆角切宽铣削两类,并分别推导出其最大径向啮合角计算公式。在动力学建模基础上开发圆角铣削颤振稳定域仿真模块,仿真结果得到了切削试验的验证,为圆角铣削切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李忠群刘强
关键词:动力学仿真参数优化
压延过程多变量微机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忠群
铣削过程稳定性时域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20年
颤振严重制约铣削效率与质量。作为铣削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的时域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建立铣削动力学模型,求解铣削动力学方程,利用时域稳定性判据确定铣削过程的稳定性;二是直接采用传感器及其辅助装置拾取切削力、振动等时域信号,通过对时域信号使用某种稳定性判据,以确定铣削过程的稳定性。首先介绍了铣削过程动力学建模的相关技术;其次,分析了铣削过程稳定性时域分析的几种方法;再次,从信号拾取、颤振识别与抑制等方面对颤振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得出了一些对实际工程应用有指导性的结论。
李忠群刘鸿志刘学段林升刘浪
关键词:铣削过程颤振稳定性时域分析
基于实验模态分析的铣削加工系统动力学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获取加工系统模态参数是进行铣削加工过程动力学仿真的先决条件。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对机床-刀具系统或机床-工件系统进行锤击实验,通过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加速度计采集激励与响应信号,再通过傅里叶变换和频响函数估算的方法获得加工系统的频响函数,最后通过正交多项式参数拟合获得工艺系统的模态参数。动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分析结果,可为铣削过程动力学仿真提供所必须的可信数据。
李忠群夏磊彭岳荣朱帆
关键词:实验模态分析颤振稳定性频响函数模态参数
一种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速铣削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方法,运用Rényi熵对仿真所得时域信号进行判稳,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考虑再生效应的铣削过程动力学微分方程;S2.采用数值法求解铣削动力学微分方程,获得时域信号;...
李忠群肖检冬张伟峰刘鸿志刘学段林升刘浪
四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分析与评估
2024年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评估,并辨识出关键误差项;最后,通过对比辨识得到的优化模型和原模型,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补偿关键误差项来获得较高的机床精度。
李忠群刘鸿刘强宁智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