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病纤维化指标和AFP联检的意义
- 2007年
- 成红霞李斌
- 关键词:肝纤维化指标肝病患者AFP联检疗效判断
- CLIA法检测高龄患者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梅毒血清学检查已成为临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及各种创伤性检查前的必检常规项目,由于高龄患者易受各种内外源性因素干扰,因而对梅毒抗体检测反应性较强标本的确认及弱反应性标本鉴别尤为重要。
- 姚家奎丁德坤吴婷婷李斌
-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抗体高龄患者抗体检测CLIA法梅毒血清学检查外源性因素
-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成红霞曹剑霞李斌
- 关键词:HP感染^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
- 胃溃疡并全身多发非特异性淋巴结炎PET/CT假阳性显像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 女,51岁,背部疼痛半年余,近来加重,有“胃炎”史;查体未见异常,胸椎MRI未见异常。PET/CT:①胃体小弯部胃壁增厚伴”F—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延迟显像SUVmax升高(图1),胃癌可能大,建议胃镜检查。
- 段钰李斌高卉
- 关键词:胃溃疡淋巴结炎放射性核素显像
- 周围型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18F-FDG PET/CT及螺旋CT资料,分析肺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与SUVmax的相关性。结果以SUVmax≥2.5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本组18 F-FDG PET/CT阳性率为92.00%(46/50)。鳞癌的SUVmax明显高于腺癌(P<0.05);病灶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674,P<0.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很高价值,结合螺旋CT形态学特点,能初步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
- 段钰周海中吴晶涛李斌
- 关键词:肺肿瘤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18F氟脱氧葡萄糖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CEA在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和胸水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CEA含量,旨在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法(IRMA)检测血清及胸水CYFRA21-1,并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CEA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胸水CYFRA21-1较结核组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明显增高(P<0.01);NSCLC组胸水CYFRA21-1较血清CYFRA21-1亦明显升高(P<0.01);结核组CEA胸水/血清值(CEAp/s)较肺癌组明显低(P<0.01);联合检测胸水CYFRA21-1及CEAp/s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6.8%,准确性为88.4%。结论联合检测胸水和血清CYFRA21-1及CEAp/s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丁昌平韩芳严志刚杨建国柳健陈宝萍李斌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A恶性胸水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A、LN和β_2-MG检测意义及评价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及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HA、LN水平,根据血肌酐(cr)水平分氮质血症组(A组)、尿毒症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A组、B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健康组(C组)(P<0.01或P<0.05)。结论血清HA、LN及血β2-MG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反映并鉴别肾功能损坏程度及预告指标之一。
- 霍颖李斌周海中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层粘蛋白Β2-微球蛋白
- 眼眶原发性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二例
- 2016年
- 病例1 患者女,65岁,半月前左眼红肿胀痛,逐渐加重,左眼视物丧失,病程中患者间断呕吐,不能进食.血常规、血生化、血红细胞沉降率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无光感;左眼眶周及颜面部、额部高度肿胀,眼球明显突出,眼睑高度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水肿,角膜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模糊不清;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明,前房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轻度混浊,后极部视网膜平伏.
- 段钰李斌高卉
- 关键词:^18F-FDGPET/CT显像原发性淋巴瘤眼眶前房深度对光反射
- Na^(131)Ⅰ再次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时间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首次Na131Ⅰ(放射性碘)治疗后疗效不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再次进行Na131Ⅰ治疗所需的间隔时间进行分析。方法 200例均采用公式计算出患者治疗所需Na131Ⅰ剂量,并于治疗后3、6个月时复查甲状腺功能。结果 149例患者(第1组)一次Na131Ⅰ治疗成功,51例患者(第2组)需再次接受Na131Ⅰ治疗。所有一次治疗成功的患者在3个月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在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需再次接受Na131Ⅰ治疗的患者中有24例在3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善,其在6个月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接受Na131Ⅰ治疗后3个月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即可进行再次治疗,无需更长时间的等待。
- 李斌曹剑霞成红霞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
- SCC-Ag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李斌周海中曹剑霞
- 关键词:食管鳞癌SCC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食管癌高发区术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