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斌

李斌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科学与应用数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多传感器
  • 2篇证据理论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敌我识别
  • 1篇信任函数
  • 1篇信息融合
  • 1篇数据融合
  • 1篇隶属度函数
  • 1篇临震
  • 1篇临震预报
  • 1篇模糊集
  • 1篇D-S理论

机构

  • 3篇桂林电子工业...

作者

  • 3篇李斌
  • 3篇陈以
  • 2篇韩元杰

传媒

  • 2篇传感器技术
  • 1篇兵工自动化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多传感器敌我识别算法被引量:1
2005年
在深入研究证据理论中基本可信度分配和信任函数的关系基础上,首次提出把信任函数作为基本可信度分配进行数据融合的思想。应用这一思想对多传感器的敌我识别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融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更具有可分析性,且计算复杂度也大大降低。
李斌陈以韩元杰
关键词:数据融合证据理论信任函数敌我识别
D-S理论在多传感器短临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在D-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依据地震前兆,给出了短临震预报的信息融合算法。首先,对在现场工作的地电、地应力、地下水位、短水准、水氡等传感器的数值进行特征提取,把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运用到D-S理论中,得出每种前兆出现时地震发生的信度函数分配,然后,采用多传感器分布式融合算法进行信息融合,利用判决规则来预报地震。通过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预报的仿真,结果表明:D-S理论在地震预报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李斌陈以
关键词:D-S理论信息融合隶属度函数
模糊证据理论综述被引量:7
2005年
模糊证据(D-S)理论基于非空集合。其隶属函数用比较/增量/三分法或事先人为确定,再试验验证。根据信息粒度和可能性,把D-S推广到模糊集,将期望确定和可能性定义为信任和似真度推广函数,并引入信任、似然及类概率函数描述命题,或证据精确、不可驳斥及估计等信任程度,从不同角度刻划命题或证据的不精确性。
李斌陈以韩元杰
关键词:模糊集证据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