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CA_(6)质耐火材料在水泥回转窑过渡带的应用及损毁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索CA_(6)质耐火材料在水泥回转窑过渡带上应用的可行性,制备了气孔率高达27.7%的CA_(6)质耐火材料,砌筑于日产5000 t回转窑的过渡带。经过2个月的运转,残砖厚度为180~200 mm,抗侵蚀性较好,且该材料的保温效果非常显著,相比于砌筑镁铝尖晶石砖的筒体温度降低了40~80℃。分析其损毁机制认为:碱金属尽管可以与CA_(6)反应生成KAl_(11)O_(17),但反应进程较慢,对材料损毁影响不大;CA_(6)质耐火材料的损毁除受到水泥物料的熔蚀外,大量沉积的KCl是导致其结构劣变的关键因素;CA_(6)质耐火材料可用于回转窑过渡带,但需要致密化。
- 李斌刘杰朱波郭玉涛任博封吉圣陈俊红
- 关键词:过渡带节能保温
- 基于ATMEGA16控制的铅酸电池智能快速充电系统被引量:3
- 2008年
- 综合考虑传统恒压和恒流充电的优缺点,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采用脉宽调制技术,设计了两段恒流转恒压浮充的智能快速充电系统。试验表明:该智能充电方法与传统充电方法比较,具有充电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采用该系统对12v/12ah铅酸电池充电具有良好的效果。
- 李斌朱超甫胡力
- 关键词:铅酸电池快速充电恒压充电恒流充电AVR单片机
- 基质组成对Al_2O_3-MgO质钢包浇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在Al_2O_3-MgO质钢包浇注料基质内引入不同配比的镁砂细粉、SiO_2微粉及预合成尖晶石细粉,固定MgO的总量约为5%(质量分数,下同),制成不同试样;研究各试样分别在400℃、800℃、1100℃、1400℃及1600℃处理3h后的物理性能以及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加入预合成尖晶石细粉的试样由于没有太多的膨胀反应及液相,其显气孔率、线变化率及热态抗折强度等物理性能相对较好;基质中反应生成的尖晶石、CA6以及CA6晶粒的长大会对浇注料的显气孔率及线变化率起到不利影响;基质中加入0.5%SiO_2微粉的试样,由于在高温下产生较多液相,使其在1400℃时的高温抗折强度发生明显下降,但对控制浇注料的高温膨胀还是有贡献的。
- 张雯文孙加林李斌
- 关键词:基质组成镁砂二氧化硅微粉
- 含Mg^(2+)铁铝尖晶石晶体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分析纯氧化铁(Fe_2O_3)、分析纯氧化铝(Al2O3)和分析纯氧化镁(MgO)为原料,按照质量比MgO∶Fe2O3∶Al_2O_3=0∶44∶56及1∶44∶56进行配料,压制成25mm×30mm试样。成型后的试样在CO2/CO混合气氛下加热至1600℃并保温6h。采用XRD、SEM、EDS、HRTEM及SAED等手段对烧后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600℃高温处理6h后,烧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均匀,物相为含Mg^(2+)的铁铝尖晶石IV(Mg_(0.035)Fe_(0.808)Al_(0.157))Σ1.000VI(Fe_(0.158)Al_(1.772)Mg_(0.070))_(Σ(2.000)O_(Σ4.002)。引入的氧化镁参与了铁铝尖晶石的合成,并以Mg^(2+)的形式进入铁铝尖晶石晶格;Mg^(2+)占据铁铝尖晶石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的位置,造成铁铝尖晶石晶格常数的变大。
- 陈俊红闫明伟宿金栋李斌李勇孙加林
- 关键词:MGO铁铝尖晶石四面体八面体晶格常数
- 反应烧结法合成铁铝尖晶石晶体的XRD结构精修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分析纯氧化铁和分析纯氧化铝为原料,按照质量比Fe2O3∶Al2O3=44∶56进行配料,压制成25 mm×35mm试样。成型后的试样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600℃并保温6 h。用XRD、SEM、EDS和XPS等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于1600℃和保护气氛条件下合成了高纯度铁铝尖晶石,且为均一物相,其中的铁离子主要以+2形式存在;Fe2+、Al3+均在尖晶石结构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有所占位,XRD结构精修给出其结构式为(Fe0.837Al0.163)IV(Fe0.163Al1.837)VIO4.000。
- 陈俊红闫明伟宿金栋李斌陈海洋孙加林
- 关键词:铁铝尖晶石四面体八面体结构精修
- 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十八醇复合相变材料定型封装及其热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以SiC纳米纤维为传热介质,在其表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均匀负载了多孔碳材料,从而制备了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载体材料。然后以十八醇为相变芯材,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了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十八醇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不同相变芯材负载量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与稳定性能。DSC检测表明,负载4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58.16℃和52.25℃,熔化潜热为101.42J/g;负载5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58.01℃和51.93℃,熔化潜热为115.47J/g。与十八醇相比,负载4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提高了71%;负载5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提高了62%。该复合相变材料在循环使用300次后,其导热率基本保持相同,具有稳定性高;相变芯材封装安全性好,相变潜热大,具有非常优异的应用性能。
- 宿金栋李士明闫明伟李斌陈俊红孙加林
- 关键词:复合相变材料多孔碳十八醇
- 新型氮化硅质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以闪速燃烧法合成的不同粒度的氮化硅铁颗粒(w(Si)=48.76%,w(N)=30.65%,w(Fe)=14.15%,w(O)=2.2%,w(Al)=0.8%)作为骨料,以粒度≤0.088 mm的氮化硅铁粉和Si粉(w(Si)=98.22%,w(Al)=0.15%)作为细粉,经混料、困料、成型、干燥和1 450℃保温24 h氮化烧成等工艺,制备了以Si_3N_4为主晶相的新型氮化硅质耐火材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的显气孔率为29.2%,体积密度为2.39g·cm^(- 3),常温耐压强度为151 MPa,常温抗折强度为40.3 MPa,1 400℃高温抗折强度为12.2 MPa;其物相组成(w)为:β-Si_3N_472.03%,α-Si_3N_49.20%,Si_2N_2O 6.23%,Fe3Si 11.60%,Si O_20.94%。在高温条件下,随着体系中氧分压的不断降低,絮状的Si_2N_2O和Si_3N_4结合相主要由体系气相组分中的Si O、Si蒸气与N2、O_2反应形成。
- 李斌陈俊红冯玉岩高梅闫明伟孙加林李勇魏敏
- 关键词:氮化硅氮化硅铁
- 铝酸盐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表面损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李斌孙加林刘学新Christopher Parr
- 关键词:耐火浇注料铝酸盐水泥损坏现象粉化
- 基质组成对铝酸盐水泥结合Al_2O_3-MgO浇注料施工性能和抗渣性能的影响
- 2006年
- 张雯文孙加林李斌
- 关键词:铝酸盐水泥钢包浇注料基质组成抗渣性能铝镁浇注料
- 纯铝酸钙水泥结合的低水泥浇注料施工性能的调整和控制
- 近些年来,高纯度的纯铝酸钙水泥结合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在各种工业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应用领域和施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国内市场一些基本原材料质量的不稳定性,如何调整和控制浇注料的施工性能就成为其能否获得理想的使用...
- 李斌Benoit ValdelievreChris Parr
- 关键词:不定形耐火材料浇注料铝酸钙水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