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并发病变的总称。文章旨在筛选2型糖尿病早期大鼠外周神经节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Illumina大鼠基因表达芯片,比较糖尿病模型与非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节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全基因组12 604个已知基因中,158个基因差异表达。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87个基因表达上调,71个表达下调。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上调基因所参与的最显著(P<0.001)的几个生物学过程都与神经细胞骨架及运动功能有关;下调基因所参与的最显著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对病毒/生物刺激/其它生物的反应"有关。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所参与的最显著(P<0.001)的生物学通路为代谢通路。结果表明: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节代谢紊乱;高血糖可能通过免疫炎症反应、改变神经细胞骨架及运动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继而损害外周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目的观察P2X7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在颈上神经节P2X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引发的交感兴奋反射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检查动物心电图了解心功能的变化;使用无创法血压计测量大鼠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I)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观察颈上神经节的P2X7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心肌缺血20 d后心电图出现深大的病理性Q波,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BBG干预后大鼠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得到改善、加快的心率减慢、增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LDH、CK-MB、CK和cTn-I浓度明显增加,BBG降低增高的血清心肌酶。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颈上神经节P2X7受体免疫反应性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BG明显降低增高的P2X7受体水平。结论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P2X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损伤性交感兴奋反射过程,P2X7特异性拮抗剂BBG降低P2X7表达,抑制心肌缺血损伤性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反射,进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