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3篇髋臼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骨折固定
  • 3篇骨折固定术
  • 3篇股骨
  • 3篇股骨颈
  • 3篇股骨颈骨折
  • 3篇固定术
  • 3篇复位
  • 3篇闭合复位
  • 2篇腰椎
  • 2篇愈合
  • 2篇手术
  • 2篇髋臼后壁
  • 2篇外科
  • 2篇纤维蛋白胶
  • 2篇解剖复位
  • 2篇后路

机构

  • 16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6篇李欣
  • 9篇陈仲
  • 7篇陈戈
  • 7篇杨洪昌
  • 4篇杨华刚
  • 4篇赵航
  • 4篇廖鹏
  • 3篇王鑫
  • 3篇欧艺
  • 3篇马志坚
  • 2篇季建华
  • 2篇汪颖
  • 1篇张凤山
  • 1篇吴兆翔
  • 1篇周非非
  • 1篇韩涛
  • 1篇李欣
  • 1篇李滔
  • 1篇孙宇
  • 1篇李涛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云南医药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确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盘切入深度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盘切入深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X光片检查及腰椎椎间盘CT平扫检查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样本;(2)去除不合格的样本;(3)患者站立位照射腰椎正侧位X光片,患者平卧位断层...
李欣杨洪昌王鑫
文献传递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真能达到解剖复位吗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时,应该闭合复位还是切开复位。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07年至今,随机抽取的12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在取得患者认可后,先进行牵引闭合复位,在C臂透视满意后,再行切开调整复位并置入内固定,同时对骨折端...
李欣陈戈
关键词:骨折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
文献传递
胸腰椎骨折术后脑脊液漏引发严重颅内感染1例治疗分析
2016年
由于脊柱在胸腰结合段失去了胸廓的支撑和限制,腰椎活动度陡增,导致应力过于集中,因此胸腰椎交界区一直以来都是脊柱中最易受伤的节段。有统计显示,约50%的椎体骨折和40%的脊髓损伤发生于该区域。针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采取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椎管切开减压+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方案。然而那些存在硬脊膜损伤破裂的病例,常在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昏、头痛等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感染并蔓延进入脑脊液循环中,造成颅内继发感染,此时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40%。因此,一旦出现脑脊液漏,将使得后续治疗更为复杂和困难,给外科医师带来很大挑战。最近我科收治一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并发展成为严重的颅内感染,生命垂危。经过我院多科室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治疗,最终获得治愈。
李欣陈仲杨洪昌王鑫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生物蛋白胶对家兔大腿伤口愈合中Smad3表达影响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对兔大腿伤口愈合中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实验家兔分为正常创面组\使用生物蛋白胶组。以家兔右大腿作深度达肌层的创面为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简单清创、缝合\清创、喷洒生物蛋白胶、缝合的处理措施后,应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各组家兔创面肉芽组织中Smad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喷洒生物蛋白胶创面组Smad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创面组(P<0.01)。结论生物蛋白胶能促进家兔大腿伤口愈合,下调Smad3的表达水平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李欣王鑫陈戈马志坚廖鹏赵航杨洪昌汪颖杨华刚李涛季建华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SMAD3创口愈合
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前壁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髂腹股沟人路治疗髋臼前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凹顺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予术治疗的12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为26~60岁,平均33.5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均为前壁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5d,平均5.4d。手术均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6例患者前壁骨折块较大,采用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另6例患者前壁骨折粉碎,且其中4例伴有压缩,首先对压缩骨折进行撬拨复位,撬起后残存的缺损区取髂骨填充,然后采用拉力螺钉加弹性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0ra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mL。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年(1~5年)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5周(11~18周)。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8例,良3例,町1例。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Brooker分级为I级。1例患者术后3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能较好地显露髋关节前上方结构,直视下复位髋关节前上方骨折,治疗粉碎、压缩的髋臼前蹙骨折效果良好。
陈戈欧艺陈仲赵航李欣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板手术入路
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缺损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5例髋臼后壁骨质缺损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46岁,平均31.8岁.均为车祸仪表盘损伤.骨折采用Judet-Letoumel分型,在后壁三个亚型中为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手术均采用自体游离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骨折缺损.其中3例为3周内手术,1例为固定失效再手术,1例为陈旧骨折.结果平均手术耗时为90 min(60~120 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神经损伤,所有病例经过随访7~24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周(11~20周).无术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继发骨折及卧床并发症的发生.1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术后18月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用髂骨植骨的手术方法,虽然不能完全恢复髋臼原有的形态,但对于青壮年患者,满足一段时间内的正常生活还是有益的,也为二期发生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创造了条件.
李欣杨华刚陈戈陈仲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缺损髂骨植骨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措施中运用氨甲环酸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0
2019年
背景:加速康复已在颈椎手术中广泛执行,但如何规范使用氨甲环酸以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评估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时,使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8月,97例接受颈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氨甲环酸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016年6月至8月,116例接受相同手术、但围手术期未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比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平均(225.0±153.9)ml,对照组平均(245.6±198.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9.7±72.7)ml vs(172.7±67.1)ml,(1.7±0.8)d vs(3.1±1.0)d,(481.9±226.8)ml vs(562.4±254.2)ml,(2.0±1.2)d vs(3.8±1.7)d,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为(1.5±0.5)分,对照组为(1.5±0.6)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ADL评分为(75.3±7.3)分,对照组为(77.5±8.5)分,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减少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术后的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应作为颈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李欣李欣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陈欣
关键词:氨甲环酸颈椎病加速康复外科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路
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探讨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1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7d,平均6.7d。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术中尽量保护粉碎骨块上附着的软组织,后壁有压缩者取大转子松质骨填充,尽量使每一粉碎骨折块都达到解剖复位,将1/3管型钢板制成弹性钢板固定,再予重建钢板呈“十”、“廾”或“卅”字形固定。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结果31例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改良的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24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年(2~8年)随访。术后1年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5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1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4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其中1例为Brooker分级Ⅲ级,1例为Ⅱ级,2例为Ⅰ级。2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4例患者术后3年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弹性钢板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固定,且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戈陈仲欧艺赵航李欣
关键词:髋臼骨折粉碎性骨板
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C-反应蛋白变化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内C-反应蛋白均不同(P<0.05),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2)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术后24d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有差别(P≤0.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我们研制的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陈仲马志坚杨华刚季建华杨洪昌吴兆翔郭毅汪颖廖鹏赵航李欣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胶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纤维蛋白胶被用作药物缓释载体以来,很多研究机构及医院已经成功将纤维蛋白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加入抗肿瘤药、生长激素、骨形态发生蛋白、消炎痛、止血药等,有些甚至已经制作成商品成品出售.但将其作为抗生素载体,国内外的报道不多,尚无相关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现就纤维蛋白胶的体外试验研究做一综述.
马志坚李滔廖鹏李欣韩涛程刚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体外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