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圣 作品数:9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腔转移一例报道 2016年 患者男性,78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半月加重2 d”于2015年10月23日前往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断性胀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憋气,偶有稀粪,未行特殊治疗。2d前突发腹痛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肺癌脑转移瘤,屈氏韧带处肠套叠;即行胃肠减压、输液等保守治疗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肺癌病史2年,未行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曾因肺癌脑转移行伽马刀及生物治疗;20年前因“消化道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特殊病史。入院查体示:神志清,一般情况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及少量哮鸣音。心率76次/min,律齐。腹部膨隆,可见部分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直肠指诊:未及明显异常,退指指套无血染。外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可见最大直径约2.4 cm ×2.3 cm周围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增大,见图1a。颅脑CT符合脑转移瘤治疗后表现,见图1b。腹部CT示十二指肠扩张明显,见图1c;屈氏韧带处肠管可见同心圆征,见图1d。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复查上腹部增强CT示:左上腹部肠管形态欠规则,呈同心圆样改变,管腔明显狭窄,见图1e-f。 杨涛 王静 于兴泉 李玉明 李河圣 朱君 吴峰阶 孙庆磊关键词: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腹腔转移 肺癌脑转移瘤 上腹部疼痛 胸部CT检查 持续性胀痛 LK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LK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LK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 LKB1蛋白在正常胃上皮组织、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组织中均有表达,3组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KB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无相关关系;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TNM)相关(P<0.05)。LKB1蛋白阴性组预后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KB1基因蛋白表达下降与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测定胃癌组织中的LKB1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杨兴无 林韬 李河圣 杨春明关键词:胃癌 LKB1 免疫组化 预后 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从人胃癌组织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hGC-MSCs)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为hGC-MSCs及肿瘤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新鲜的胃癌组织中分离培养hGC-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GC-MSCs细胞形态,计数板计数并绘制hGC-MSCs生长曲线以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染色体G显带实验观察hGC-MSCs核型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GC-MSCs表面抗原的表达,使用诱导分化液体外诱导hGC-MSCs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果成功从人胃癌组织中分离培养hGC-MSCs;hGC-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呈梭形或多角形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间平行排列呈漩涡状或辐射状;生长曲线示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并随着传代有所降低;G显带核型分析细胞为正常的二倍体,无染色体异常;hGC-MSCs表面抗原高表达CD13、CD44和CD90,低表达CD45、CD34和HLA-DR;诱导分化实验显示hG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胃癌组织中存在hGC-MSCs,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生物学特性稳定,未发现恶性转化。hGC-MSCs的研究,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MSCs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张明凯 李玉明 蒋宏 孙庆磊 李河圣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胃肿瘤 低聚异麦芽糖抗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 oligosaccharide,IMO)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同时对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测定实验观察其对内皮细胞体外成管作用的影响,采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使用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和FGF2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MO有显著的抑制内皮细胞体外成管作用。在肝癌移植瘤模型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IMO低剂量、IMO中剂量和IMO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1.89%,30.77%(P<0.05)和81.12%(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O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IMO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肿瘤组织中FGF 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只有IMO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IMO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聚异麦芽糖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且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下调VEGF和FGF2的表达并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宏义 陈鹏程 陈雪飞 李河圣 华闻达 黄磊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 肝癌 血管生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对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对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行传统的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另一组行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出院时间及术前1天、术后1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住院时间10~21d,术后饮食过渡良好,恢复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1月与术前1天比较,联合手术组术后FPG、2hPG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手术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更为明显,而患者手术前后体重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别,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治疗胃癌并糖尿病患者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对胃癌根治范围无影响,且对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明显,是一种针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更为适合的手术治疗方式。 孙庆磊 李玉明 蒋宏 金勇君 吴峰阶 于兴泉 宋丙潭 李河圣关键词:胃癌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胃癌根治术 胃旁路手术 LKB1蛋白在中国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改变累积的过程,其中癌基因激活以及抑癌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早期胃癌预后较好,而进展期胃癌预后很差。因此,寻找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癌基因... 李河圣关键词:胃癌 LKB1 免疫组化 预后 文献传递 思维导图对胃肠外科实习医生操作技能培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路径培养胃肠外科实习医生专科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两组实施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前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后者基于思维导图路径开展教学,对比两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学习效率。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88.23±6.56)分及(93.45±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3±6.48)分及(85.33±3.89)(P <0.05);观察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的70.00%要高(P <0.05)。结论针胃肠外科实习医生,采用基于思维导图路径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其专科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使其获得优异的成绩,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李河圣 郭松 宋丙潭关键词:胃肠外科 实习医生 教育 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 2012年 目的对从人胃癌组织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gastric cancer,hGC-MSCs)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为hGC-MSCs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新鲜的胃癌标本中分离培养hGC-MSCs,研究其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等。结果人胃癌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hGC-MSCs,hGC-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呈梭形或多角形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间排列呈漩涡状或辐射状;生长曲线提示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并随着传代有所降低。hGC-MSCs表面抗原高表达CD13、CD44和CD90,低表达CD45,CD34,HLA-DR,诱导分化实验显示hG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胃癌组织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人类骨髓来源的MSCs相似的细胞生物学特性。hGC-MSCs的研究,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MSCs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张明凯 李玉明 蒋宏 吴峰阶 李河圣 王凯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胃癌 中结肠动脉动脉瘤自发性破裂1例 2020年 患者男,55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持续性钝痛1天,伴恶心、呕吐、冷汗及血尿,就诊过程中突发昏迷;高血压病史12年,无家族病史。查体:呼之不应,血压测不出,脉搏103次/分,脉搏细速,皮肤黏膜苍白、湿冷,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2×109/L,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78 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5.5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41.0 s,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23.3 s。 彭志浩 吴峰阶 李河圣 张明凯 李燕彬 李玉明关键词: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