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烧伤
  • 3篇术后
  • 3篇护理
  • 2篇烧伤合并吸入...
  • 2篇术后吸痰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切开
  • 2篇切开
  • 2篇吸入性
  • 2篇吸入性损伤
  • 2篇吸痰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植皮
  • 1篇植皮术
  • 1篇植皮术后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患者
  • 1篇烧烫伤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5篇王淑君
  • 5篇李菊清
  • 4篇申传安
  • 4篇李方容
  • 1篇魏雪菁
  • 1篇林彦璐
  • 1篇李大伟
  • 1篇刘伟
  • 1篇李东杰

传媒

  • 2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严重烧烫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烧烫伤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为PICC在危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的留置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烧伤患者60例,完全随机抽取30例行PICC穿刺置管为PICC组,30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深静脉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3d、7d、14d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经导管抽血进行血培养阳性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ICC组较深静脉组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留置时间为(17.5±3.3)d,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无差别;PIC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深静脉组。结论 PICC置管能够有效降低穿刺次数,保证补液治疗的连续性,提高特殊药物的使用安全性,为危重烧伤患者长期、安全、有效补液拓展更便捷的途径。
王淑君申传安魏雪菁李方容林彦璐李菊清
关键词:穿刺术烧伤细菌感染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护理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更佳吸痰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烧伤面积≥30%,年龄18 ~60岁,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患者作为传统吸痰组,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患者作为改进吸痰组.传统吸痰组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实施吸痰,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气道一定深度,打开负压,吸痰管自下慢慢上提,并左右旋转,以吸尽痰液;吸痰时机为按需和适时吸痰.改进吸痰组为有计划分次分段吸痰,第1次吸尽气管套管内的痰液,根据气管套管的规格号数计算吸痰管插入长度;第2次为更换吸痰管后,打开负压,插入吸痰管至气管隆突上1~2 cm,边捻搓吸痰管边上提;吸痰时机为行雾化吸入后,叩背或震动排痰毕进行,6~8次/d.结果 改进吸痰组肺部感染率为30.43%,传统吸痰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04,P<0.01).结论 雾化吸入、叩背后有计划定时分段分次进行边捻搓边退吸痰管的吸痰护理方式优于按需适时传统吸痰护理,可以有助降低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率.
王淑君申传安李菊清李大伟李方容柳聪影
关键词:烧伤气管切开术吸入性损伤吸痰技术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索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更佳吸痰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烧伤面积≥30%,年龄18~60岁,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吸痰护理模式实施不同阶段,分为传统吸痰组和改进...
王淑君申传安李菊清李大伟李方容柳聪影
重度烧伤老年癫痫患者腹部植皮术后合并粪石性肠梗阻的护理
报告了1例重度烧伤腹部植皮术后合并升结肠起始部粪石性肠梗阻的老年癫痫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应用温肥皂水大量分次灌肠;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插入深度加大至40cm;患者平卧臀部抬高位灌肠;灌肠间歇腹部植皮区按肠道走行...
王淑君申传安李方容柳聪影李菊清李东杰刘伟
丙泊酚应用于危重烧伤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护理
2012年
丙泊酚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物,具有麻醉,抗惊厥,和保护神经作用,该药半衰期短(2.5min),作用维持时间短,停药后在体内无蓄积作用,苏醒迅速,后遗症少等优点被广泛用于ICU患者合并机械通气的镇静治疗。
李菊清王淑君
关键词:丙泊酚烧伤患者护理危重麻醉药物ICU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