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襄宏
- 作品数:50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浅谈基于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民族院校化学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提出应针对民族学生差异性,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将民族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民族地区化工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强化基础性、注重研究性、面向应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化学事业建设、民族院校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 李襄宏王炎英唐定国杨汉民黄涛
-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课
- 共沉淀法合成尖晶石NiFe2O4
- 尖晶石NiFeO是一种常用的软磁材料,可用作磁头材料,磁矩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同时也是制备性能优良的磁电转换复合材料所选用的磁致伸缩材料,在电子工业上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共沉淀法合成尖晶石NiFeO工艺优良,操作简单,...
- 刘浩文唐定国李襄宏张炳广杨汉民
- 关键词:共沉淀法尖晶石NIFE2O4充放电性能
- 文献传递
- 新型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和Cu^(2+)、Hg^(2+)重金属离子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合成和表征了基于2-苯基-4[(2-噻吩)乙烯基]吡啶的新型联吡啶钌配合物Ru-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Pb2+,Co2+,Ag+,Mn2+,Ni2+,Cd2+等重金属离子对Ru-1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仅Cu2+,Hg2+的加入可引起Ru-1乙腈溶液颜色的变化,分别由红黑色变成无色及黄色,故Ru-1可用于CH3CN溶液中检测并肉眼识别Cu2+,Hg2+.
- 李襄宏苏显龙李巧云
- 关键词:钌配合物金属离子
- 基于3⁃乙基⁃1⁃(2⁃噻吩基)咪唑鎓的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Hg^(2+)的识别
- 2022年
- 以3‑乙基‑1‑(2‑噻吩基)咪唑鎓(L)和2,2'‑联吡啶(b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环金属钌配合物[Ru(L)(bpy)_(2)]^(+)(1),并通过NMR和HRMS谱表征了该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在CH_(3)CN/HEPES中,仅Hg^(2+)的加入使配合物溶液的最大吸收峰由546 nm蓝移至448 nm,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通过吸收光谱及质谱分析,推测Hg^(2+)与配合物1的作用机理可能是Hg^(2+)与硫作用引起Ru—C配位向Ru—S配位模式转化。
- 徐策杜康谭琳李襄宏张丙广唐定国
- 关键词:离子识别
- 水溶性2-(2-噻吩)吡啶钌配合物比色检测汞离子的研究
- 李襄宏王龙龙卢慧张丙广程新建
- 关键词:汞离子
- 新型钌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Hg^(2+)的选择性“肉眼”识别被引量:2
- 2010年
- 将二唑引入联吡啶,合成了配体4,4′-二[2-(4-壬氧基苯基)-5-苯基-1,3,4-二唑基]-2,2′-二联吡啶(DPOD),经多步配位反应与RuCl3.3H2O反应制备相应的钌配合物Ru(DPOD)2(NCS)2,并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对Hg2+、Zn2+、Pb2+、Co2+等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表明,仅在Hg2+作用下,该配合物的MLCT态吸收由580 nm蓝移至566 nm,肉眼即可识别其溶液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该配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比色汞离子探针。
- 李襄宏张和平
- 含香豆素的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020年
- 以4-N,N-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3-{4-[2-(2,4-二氟苯基)]吡啶基乙烯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将其作为C,N-配体与[Ru(cycme)Cl 2]2和2,2-二联吡啶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含有香豆素结构的环金属钌配合物,该配合物未见文献报道。通过1H NMR,13 C NMR及MS表征了其结构,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5 nm,其摩尔消光系数达到5.1×10^4 mol^-1·L·cm^-1,在酸碱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 杜康苏显龙李青李襄宏
- 关键词:香豆素光谱
- 一种新的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质
- 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因碳阴离子的引入而变得更为丰富,特别是Ru-C键的形成,可促使光吸收更接近近红外区[1-2].由于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近年来,对此类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颇受关注[3-4].我们合成了一种含噻吩...
- 李襄宏史正建程新建
- 关键词:离子识别
- 关于元素化学教学的体会和几点建议被引量:1
- 2020年
- 元素化学作为无机化学的核心,以化学原理为基础,以元素周期系为指导,包含元素单质及其典型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对其知识的学习,对设计开发新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内容多、杂、散且枯燥乏味。笔者针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对元素知识的理解记忆,减少对机械记忆的依赖,并结合教学案例给出几点建议。
- 李襄宏张丙广黄涛唐定国
- 关键词: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体会教学策略
- 硫氮共掺杂的片状镶嵌立方中空TiO_(2)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醇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掺杂能级的S/N共掺杂的片状镶嵌立方中空TiO_(2)纳米晶(SN-CHT),以提高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PL)、莫特-肖特基和RhB降解实验,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形态、光学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甲硫氨酸含量为0.25 g的SN-CHT样品表现出最优异的光催化活性,是纯立方中空TiO_(2)纳米晶的3.17倍.RhB的可见光降解率在90 min后可以达到99.9%,其一阶动力学常数为0.86×10^(-2) min^(-1).其可见光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引入硫和氮元素后形成的新的掺杂能级和变窄TiO_(2)的带隙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这在莫特-肖特基图和Tauc图中得到了证实.故用S/N元素共同修饰立方体空心TiO_(2)纳米晶是一种能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有前景的方法.
- 卢燕飞张成江李襄宏陈连清
-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