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兆宇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型钢
  • 3篇载力
  • 3篇四肢
  • 3篇冷弯
  • 3篇冷弯薄壁
  • 3篇冷弯薄壁型
  • 3篇冷弯薄壁型钢
  • 3篇薄壁
  • 3篇薄壁型
  • 3篇薄壁型钢
  • 3篇承载力
  • 2篇轴压
  • 2篇承载力研究
  • 1篇有效宽度法
  • 1篇受弯
  • 1篇受弯构件
  • 1篇受压
  • 1篇受压柱
  • 1篇轴压承载力
  • 1篇轴压构件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1篇长江精工钢结...

作者

  • 3篇杜兆宇
  • 3篇赵一婕
  • 3篇张其林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冷弯薄壁型钢四肢组合轴压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2014年
对12根冷弯薄壁型钢四肢组合箱形截面柱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该类试件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和破坏形态。试件共有3种截面类型,均由2个C形构件和2个U形构件通过自攻自钻螺钉组合而成,试件长度均为3.0m。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试件均发生局部屈曲破坏,破坏具有突然性;试件屈曲破坏前表面有明显的波纹变形,试件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较好,没有发生钉子剥落、被剪断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依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计算组合构件中的各单根构件受压承载力,并将结果叠加,发现试验结果约为该叠加值的2-5倍。
杜兆宇赵一婕张其林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受压柱足尺试验
冷弯薄壁型钢四肢组合受弯构件承载力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冷弯薄壁型钢四肢组合箱形截面受弯构件,建立了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其承载力的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所得构件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和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这一模型就钉距、截面高度、宽度及初始缺陷等对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参数分析.提出了构件实用设计和计算的折减系数法,与现有AISI和中国规范基于有效宽度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现有规范计算结果偏于保守,本文方法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简便可行.
赵一婕杜兆宇张其林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承载力有效宽度法
冷弯薄壁四肢组合柱轴压承载力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由2个C形截面和2个U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基本构件通过自攻螺钉拼合而成的组合截面柱的轴压承载力,进行了12根(共3种截面)两端铰接冷弯薄壁型钢箱形组合截面柱轴压承载力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构件长度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值和数值模拟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基于中国规范GB 50018—2002有效宽度法和北美规范AISI S100-2007直接强度法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及其与数值解的差异。分析表明:在修正长细比的基础上,有效宽度法计算的承载力比数值解偏低的范围在0%~30%之间,直接强度法计算的承载力比数值解偏低10%~35%。最后,提出了计算针对该类型组合截面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两种建议设计方法,计算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且更为精确,该方法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杜兆宇赵一婕张其林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