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欢
-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评估实体肿瘤Claudin18.2蛋白表达的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实体肿瘤Claudin18.2蛋白表达的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该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实体肿瘤组织类型挑选标本库中Claudin18.2不同表达水平的组织切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 樊嘉周俭施国明郭晓军黄晓勇杨国欢高超陆佳成孟献龙裴晏梓柯爱武
- 文献传递
-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被引量:32
- 2006年
-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预后指标。结果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0.5年、1年、2年生存率为89%、78%、65%,无瘤生存率为85%、73%、67%。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血管程度、病理Edmondson分级、TNM分期、术前甲胎蛋白(AFP)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前四个因素与患者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如何筛选出已有微小转移灶的患者以及如何在移植后预防肿瘤复发是肝癌肝移植发展的重要方向。
- 贺轶锋樊嘉周俭吴志全邱双健黄晓武余耀孙健肖永胜杨国欢宋康王征汤钊猷王玉琦
-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癌预后因素
- 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技术改进
- 2012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30%比例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二袖套法"行30%比例原位肝移植25例。经腹主动脉插管原位快速灌注获取供肝,冷缺血时间设定为1 h。结果:术后2 d存活率和1周存活率分别为72%(18/25)和64%(16/25)。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30%比例的小体积肝移植模型,该模型手术成功率较高、便于操作,与临床部分肝移植(如活体肝移植)的手术十分相似,是研究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途径。
- 宋康高强周俭贺轶锋孙琦蛮杨国欢史颖弘肖永胜谭长军丁振斌吴志全樊嘉
-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
-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蛋白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鉴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蛋白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取肝癌肝移植术后3年患者原发瘤标本,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10例).用双向电泳对两组总蛋白进行分离,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用Gene Ontology和MetaCore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蛋白印迹法测定核纤层蛋白A/C(lamin A/C)的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37个差异蛋白,相对于未复发组,复发组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16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21个.按Gene Ontology进行分类发现它们主要分布于细胞浆(27%)和细胞器(24%);主要参与体内催化反应(38%)和结合反应(24%)等生物学功能.MetaCore数据库分析,发现多种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细胞发育过程的信号调控网络.我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对lamin A/C在两组间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再验证,验证结果与质谱结果吻合.结论 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与多种蛋白表达改变相关,lamin A/C可能为移植后肿瘤转移复发的潜在分子靶点.
- 代智樊嘉周俭刘银坤柏斗胜杨国欢於雷
- 关键词:肝细胞肝移植复发生物信息学
- 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并观察其去除效果。方法应用Agilent公司去除人14种高丰度蛋白的多重亲和排除系统(Human 14 Multiple Affinity Removal System),去除血清中白蛋白、IgG和抗胰蛋白酶等14种高丰度蛋白,并用SDS.PAGE评价去除的效果。结果建立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可去除白蛋白等14种高丰度蛋白。SDS—PAGE图谱中去除高丰度蛋白后条带更清晰,部分低丰度蛋白得以显现。结论成功建立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可为下游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奠定基础。
- 杨国欢於雷樊嘉邱双健代智刘盛东贺轶锋刘银坤周俭
-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组学高丰度蛋白
- 67例肝细胞癌肝移植临床分析报告
-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细胞(HCC)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因素. 方法:2001年4月至2004年6月我院施行152例肝移植术,其中肝细胞癌(HCC)肝移植110例,分析其中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de67例患者的临...
- 周俭杨国欢宋康袁周汤钊猷王玉琦樊嘉吴志全邱双健黄晓武王征孙健肖永胜贺轶峰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移植术生存率
- 文献传递
- 肝移植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临床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7例接受肝移植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肝移植术后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89.96%、65.59%,1年、2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7.51%、62.49%;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水平、肿瘤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肿瘤累及肝脏左右两叶、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无瘤存活率的重要因素,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无瘤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有效方法,肿瘤直径>5cm和门静脉癌栓严重影响患者的无瘤存活率。
- 周俭樊嘉吴志全邱双健黄晓武王征孙健肖永胜贺轶峰杨国欢宋康袁周汤钊猷王玉琦
-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药物疗法
- 恶性肿瘤与Lumican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基膜聚糖(Lumican)是一种蛋白聚糖,隶属于富含亮氨酸低分子蛋白聚糖(SLRP)家族,最早在牛角膜基质中发现。和其他SLRP蛋白一样,Lumican在结构上主要由4个结构域组成:(1)1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信号肽;(2)N端结构域,包含硫化酪氨酸及二硫键;(3)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亮氨酸高度重复的分子结构;(4)羧基端结构域,包含两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
- 杨国欢代智周俭
- 关键词:恶性肿瘤N端结构域蛋白质相互作用氨基酸残基蛋白聚糖
- 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血清蛋白质标记物筛选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筛选与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术前血清生物标记物,并建立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76例受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其中35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复发组),其余41例均无瘤存活(无瘤存活组).移植前收集受者血清,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获取受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利用"生物标记物向导"软件对两组受者间的蛋白峰进行比较.随机选择60例受者(复发组30例,无瘤存活组30例)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作为建模组,通过"生物标记物模型"软件(BPS)建立预测模型.取另外16例(复发组5例,无瘤存活组11例)受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作为验证组,采用盲法验证该模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复发组和无瘤存活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间仅术前肿瘤大小和血管侵犯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后,在质荷比(M/Z)2000~3000范围内,共检测出368个蛋白峰,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蛋白峰共有22个,其中9个在复发组中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通过对原始图谱的初步判断及利用建模组受者上述22个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建立决策树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显著地将复发组和无瘤存活组受者区分开.将16例验证组受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代入决策树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5例复发组受者中肿瘤复发4例,无瘤存活1例;11例无瘤存活组受者中无瘤存活受者8例,肿瘤复发3例.该模型的灵敏性为80.0%(4/5),特异性为72.7%(8/11).结论 由SELDI-TOF-MS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质可作为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决策树预测模型对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的适应证、有无肝外微小转外灶及制定肝移植诊疗计划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 贺轶锋周俭刘银坤邱双健黄晓武崔杰峰代智杨国欢樊嘉
- 关键词:肝移植生物学标记
- 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分子的血清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三位,在我国为第二位的癌症死因,每年全世界新发肝癌的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肝癌病人的预后非常差,手术切除和肝移植被认为是根治肝癌的最好手段。相比部分肝切除术,肝移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
- 杨国欢
- 关键词:转移复发血清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