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天和

作品数:189 被引量:638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4篇动脉
  • 35篇介入
  • 34篇心脏
  • 34篇冠状
  • 34篇冠状动脉
  • 32篇心肌
  • 23篇封堵
  • 21篇血管
  • 20篇成像
  • 19篇缺损
  • 19篇间隔缺损
  • 18篇心动过速
  • 18篇心脏病
  • 17篇肌细胞
  • 16篇心病
  • 16篇介入治疗
  • 15篇肺动脉
  • 14篇造影
  • 14篇射频
  • 13篇心房

机构

  • 156篇贵州省人民医...
  • 21篇厦门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贵阳医学院附...
  • 5篇厦门市中山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遵义医学院第...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州省临床检...
  • 2篇湘西自治州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86篇杨天和
  • 53篇吴强
  • 52篇蔡运昌
  • 46篇刘晓桥
  • 36篇李世英
  • 36篇蒋清安
  • 31篇郑亚西
  • 31篇杨永曜
  • 29篇张陈匀
  • 22篇范寿年
  • 22篇刘志琴
  • 17篇林建忠
  • 15篇李隆贵
  • 15篇梁勤
  • 14篇田翔
  • 13篇周松
  • 13篇杨龙
  • 11篇李玲
  • 11篇唐峰
  • 11篇王华义

传媒

  • 38篇贵州医药
  • 15篇临床心血管病...
  • 13篇贵阳医学院学...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心脏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14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腔内心电图引导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术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1997年
以心腔内不同部位典型心电图及其演变特征为引导,取代X线透视行床旁临时心内膜起搏术共22例,成功率100%,平均操作时间18分钟,从插管至右室起搏平均48秒,平均起搏阈值0.72V;除2例电极脱位外无其它并发症。与30例传统的透视下临时起搏结果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心腔内心电图引导床旁起搏术为一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且易于普及的急救措施。
杨天和谢春凤朱明恕李屏刘君实刘宏珍李玲俞杉邱红梅胡玉玲
关键词:心脏起搏术心电图
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的钙依赖及非依赖途径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及右心室重构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抑制肌球蛋白轻链(MLC)去磷酸化的钙依赖及非依赖2条途径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重构的影响,了解同时干预2条途径是否有叠加效应。方法经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将雄性sD大鼠5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抑制剂干预组[M组,ML-73mg/(kg·d)]、Rho/Rho激酶抑制组[F组,法舒地尔(Fasudil)20mg/(kg·d)]、双重抑制组[M+F组,ML-73mg/(kg·d)+Fasudil20mg/(kg·d)],给药8周;8周后测定大鼠平均右心室压(M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右心室肥大指数和下腔静脉宽度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8周MRVP、MPAP明显增加[(4.19±0.67)kPa比(2.65±0.57)kPa;(4.04±0.61)kPa比(2.42±0.48)kPa;F=295.368、263.912,P均〈0.01],右心室肥大指数,即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比值增加[(O.41±0.03)g/g比(0.21±0.01)g/g;F=247.024,P〈0.05];予MLCK及Rho激酶抑制剂干预后,MRVP及MPAP明显降低[MRVP:M组(3.51±0.47)kPa比模型组(4.19±0.67)kPa;MPAP:F组(3.68±0.55)kPa比模型组(4.19±0.67)kPa;P均〈0.01],RV/(LV+s)降低[M组:(0.29±0.02)g/g,模型组:(0.41±0.03)gCg,F组:(0.30±0.03)g/g;F=247.024,P均〈0.05];两药合用后,逆转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肥大的作用更强(P〈0.05)。结论MLC去磷酸化的钙依赖及非依赖2条途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肺血流型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的发展,同时干预2条途径能产生叠加效应。
杨永曜杨天和蒋清安
关键词: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与血钾水平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人院时血钾(K^+)水平与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期死亡率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06.2015—05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298例因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据患者人院血K^+水平将患者分为:K^+〈3.5mmol/L、3.5mmol/L≤K^+〈4mmol/L、4mmol/L≤K^+〈4.5mmol/L、4.5mmol/L≤K^+〈5mmol/L和≥5mmol/L组五组。以3.5mmol/L≤K^+〈4mmol/L组为对照组,比较五组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数据、死亡率。结果3.5mmol/L≤K^+〈4mmol/L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及随访期死亡率最低。4.5mmol/L≤K^+〈5mmol/L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OR=1.89,95%CI1.28~7.41,P=0.028)与随访期死亡率(OR=2.65,95%CI1.81~8.69,P=0.015)分别是3.5mmol/L≤K^+〈4mmol/L组患者的1.89倍与2.65倍。血K≤3.5mmol/L组(OR=2.49,95%CI1.94~6.55,P=0.003)或血K^+〉/5.0mmol/L组(OR=4.70,95%CI1.70~13.55,P=0.045)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显著提高。结论STEMI患者入院血K^+≥4.5mmol/L与随访期死亡率增加相关;血K≤3.5mmol/L或/〉5.0mmol/L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显著相关。
舒金杨天和
关键词:死亡率
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配体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超负荷模型,术后48 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成:单纯模型组术后4周亚组、单纯模型组术后8周亚组、非诺贝特干预组术后4周亚组、非诺贝特干预组术后8周亚组。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分别于给药处理4周和8周后观察心室重构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I)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同期单纯模型组比较,非诺贝特干预组术后4周亚组的心室重构指标、CAI及Fas/Fas-L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非诺贝特干预8周可显著减轻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降低CAI,下调Fas/Fas-L的表达。结论PPARα配体长期干预(8周)能减轻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肌肥厚,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力衰竭进程中的心室重构具有抑制作用;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PPARα途径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吴强杨永曜李隆贵杨天和蔡运昌蒋清安
关键词:非诺贝特凋亡基因
肝小静脉闭塞病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20岁。以"腹胀10天,腹围增大、腹泻5天"为主诉收入院。入院前曾服用"土三七"50余天,具体用量不详。既往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脾脏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4.10 s,纤维蛋白原1.80g/L,凝血酶原时间19.00 s;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23.6 u/L、
郑慈娜杨天和
关键词:肝小静脉闭塞病土三七凝血四项凝血活酶肝小静脉闭塞症肝静脉狭窄
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53例被引量:5
2003年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入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1]首次在临床开展以桡动脉为入路进行CAG以来,目前经桡动脉介入诊疗(TRl)已逐渐被临床接受.本文总结我院近2年开展经右桡动脉途径进行CAG、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安置术53例的体会.
吴强杨天和郑亚西刘晓桥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安置术
DynaCT Cardiac技术左心房旋转成像实时三维重建在房颤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rtis zeego Card血管机DynaCT Cardiac技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左心房旋转造影及实时三维重建,籍以导向消融导管的应用.方法 62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患者,介入导管室内消融术中行三维旋转左心房...
杨龙周松田野郑亚西杨天和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果评价被引量:7
1996年
目的评价一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89支血管)和117例老年前期(149支血管)冠心病患者的PTCA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组血管扩张成功率94.4%,临床成功率92.3%,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1%,再狭窄发生率为32.5%。以上结果与老年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症状改善率两组相同,都在90.0%以上。仅老年组再次PTCA频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x2检验,P值<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冠脉血管重建措施。
杨天和Noll,B
关键词:腔内成形术冠心病老年人
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γ(PPARα和PPARγ)的配体非诺贝特、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预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24h后,再加用AngⅡ作用24h。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结果与AngⅡ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和Bcl-2/Bax蛋白水平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诺贝特组的PPARαmRNA和吡格列酮组的PPARγmRNA表达增高。结论PPARα和γ激活可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但PPARα、γ配体合用无叠加效应。
吴强杨永曜李隆贵杨天和蔡运昌蒋清安
关键词:心肌细胞肥大凋亡
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测量动脉导管未闭内径和肺动脉压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心导管测量动脉导管未闭(PDA)管腔直径和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单纯PDA患者105例,分别采用TTE和心导管测量PDA最窄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TTE与心导管分别测得PDA最窄内径[(6.30±2.32)mmvs.(4.77±2.43)mm]及肺动脉收缩压[(42.43±23.07)mm Hg vs.(54.84±26.36)mm Hg],二者均呈正相关(分别r=0.782,P<0.01;r=0.810,P<0.01)。结论 TTE与心导管测量PDA管径和肺动脉压力的定量检测有差异,但相关性均好,对指导临床上PDA介入封堵治疗时封堵器的选择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舒金杨天和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