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家敏

作品数:284 被引量:52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5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理学
  • 58篇机械工程
  • 53篇核科学技术
  • 29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6篇激光
  • 55篇聚变
  • 48篇等离子体
  • 45篇惯性约束
  • 45篇惯性约束聚变
  • 34篇X射线
  • 25篇射线
  • 25篇激光等离子体
  • 24篇透射
  • 20篇光栅
  • 18篇透射光
  • 18篇透射光栅
  • 18篇光谱
  • 18篇ICF
  • 15篇内爆
  • 14篇脉冲
  • 14篇激光聚变
  • 12篇激光惯性约束...
  • 11篇散射
  • 11篇谱仪

机构

  • 271篇中国工程物理...
  • 28篇北京应用物理...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四川大学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清华大学
  • 4篇徐州工程学院
  • 3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

  • 274篇杨家敏
  • 127篇江少恩
  • 90篇丁永坤
  • 77篇王峰
  • 69篇张继彦
  • 67篇刘慎业
  • 61篇易荣清
  • 60篇杨国洪
  • 47篇曹柱荣
  • 46篇郑志坚
  • 45篇张保汉
  • 42篇赵阳
  • 41篇李三伟
  • 39篇宋天明
  • 38篇杨冬
  • 37篇韦敏习
  • 37篇张文海
  • 34篇侯立飞
  • 33篇丁耀南
  • 28篇蒋小华

传媒

  • 67篇强激光与粒子...
  • 39篇物理学报
  • 10篇中国物理学会...
  • 9篇第十六届全国...
  • 8篇光学学报
  • 8篇第三届全国高...
  • 6篇核聚变与等离...
  • 5篇核电子学与探...
  • 4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人力资源管理
  • 3篇中国科学:物...
  • 3篇第17届中国...
  • 3篇第五届全国高...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中国激光
  • 2篇中国科学(G...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1篇2022
  • 20篇2021
  • 23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24篇2013
  • 9篇2012
  • 30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4
2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密T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
稠密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天体物理与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通过开展稠密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可以对稠密等离子体的状态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利于第九路束匀滑激光(2ns,1200J)与Ti平面靶相...
董云松张继彦杨家敏赵阳朱托韦敏习熊刚胡智民尚万里宋天明杨国洪
关键词:稠密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
基于辐射碰撞模型Al等离子体的研究
胡峰杨家敏张继彦
关键词:电荷分布
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激光聚变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所面临的最大科学障碍(属于内禀困难)是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非线性流动的有效控制,对其研究涵盖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计算科学、强冲击物理和高压原子物理等多个学科,同时还要具备大规模多物理多尺度多介质流动的数值模拟能力和高功率大型激光装置等研究条件。作为新兴研究课题,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问题充满了各种新奇的现象亟待探索。此外,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引起的湍流混合,还是天体物理现象(如星系碰撞与合并、恒星演化、原始恒星的形成以及超新星爆炸)中的重要过程,涉及天体物理的一些核心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综述了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梳理了其中的挑战和机遇。然后介绍了传统中心点火激光聚变内爆过程发生的主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在大量分解和综合物理研究基础上,凝练出了目前制约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内爆性能的主要流体不稳定性问题。接下来,总结了国外激光聚变流体不稳定性实验物理的研究概况。最后,展示了内爆物理团队近些年在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性问题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该团队一直从事激光聚变内爆非线性流动研究与控制,以及聚变靶物理研究与设计,注重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相结合,近年来在内爆重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问题的解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激光装置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研究方向在国内的发展。
王立锋叶文华陈竹李永升丁永坤赵凯歌张靖李志远杨云鹏吴俊峰吴俊峰范征锋李纪伟薛创李纪伟王帅杭旭登缪文勇袁永腾涂绍勇尹传盛曹柱荣邓博杨家敏江少恩董佳钦方智恒贾果谢志勇黄秀光傅思祖程涛李英骏程涛王保山王英华曾维新卢艳旷圆圆卢艳陈伟戴振生谷建法
关键词:激光聚变惯性约束聚变高能量密度物理辐射流体力学
短脉冲强激光打靶产生的质子角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短脉冲强激光辐照固体双层薄靶的方式对质子束的产生及质子束角分布开展了实验研究。在SILEX-Ⅰ短脉冲激光装置上利用脉宽为30 fs的强激光辐照背面镀有CH膜的金膜靶,在距离靶背3.3 cm处采用CR39记录靶背出射的质子角分布。通过分析靶背出射质子的角分布,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和对比度对质子加速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占主导地位的质子产生和加速机制对激光预脉冲比较敏感。激光预脉冲较弱时,靶背壳电场加速机制占主导地位;当激光预脉冲较强时,靶前加速机制占主导地位。此外,还对导致质子环形分布的磁场大小进行了估算。
朱托杨家敏王哲斌赵阳张继彦胡智民丁耀南
关键词:质子角分布超短脉冲激光预脉冲
固定角度平面镜标定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
2010年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新建4B7B束线没有安装反射率计,且用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X光基准点还原的方法建立了一种Dante谱仪固定角度平面镜反射率标定方法。利用三光束瞄准方法完成了束线软X光基准重建,通过准直方法实现了平面镜与X光之间的高定角精度,并采取了相应的角度姿态监测,最终在实验中得到的平面镜标定角不确定度为1.0 mrad。基于固定角度平面镜多次安装和朝各个方向转动后的标定结果,获得了高精度的反射率曲线。
杨正华陈伯伦曹柱荣董建军侯立飞易荣清杨家敏刘慎业江少恩
关键词:准直不确定度
首次全束组六通柱腔内爆物理实验
2018年
六通黑腔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的新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驱动腔型。在大型激光装置上采用全束组注入方式,首次获得了新型六通黑腔10~20倍收缩比综合内爆完整配套实验数据,实现最高YOC2D(实验产额/二维模拟产额)达80.4%的综合内爆性能。
董云松李欣杨家敏黄天晅缪文勇况龙钰景龙飞唐琦彭晓世陈家斌宋仔峰张兴董建军杨志文邓博陈韬邓克立王强强孙奥杨轶濛刘祥明李朝光梁志远陈忠靖尹传盛蒋炜杨冬王峰邹游康洞国郑无敌
关键词:内爆
一种超高时空分辨X射线成像诊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时空分辨X射线成像诊断装置,包括高时间分辨率记录设备以及至少一组与高时间分辨率记录设备相适配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镜组,所述高空间分辨率成像镜组包括朝着远离成像物点P方向依次排列的竖直面双曲面镜、水平面双...
王峰张兴江少恩董建军陈忠靖李颖洁王强强杨家敏董云松杨志文杨品李晋晏骥蒲昱东蒋炜
文献传递
透射光栅衍射率的实验标定和数值计算被引量:16
1996年
简要介绍了实验室中使用的三种透射光栅的结构。在北京同步辐射源上实验标定了这些光栅的相对衍射效率。借助于光栅模型,得到了光栅的重要结构参数。
杨家敏易荣清马洪良陈正林王红斌孙可煦温树槐郑志坚唐道源崔明启黎刚崔聪悟
关键词:透射光栅
基于强激光加载的温稠密物质吸收边光谱实验研究
温稠密等离子体是状态介于稀薄等离子体与超稠密完全简并等离子体之间的一种过渡态,广泛存在于惯性约束聚变、天体物理等高能量密度系统中.由于温稠密等离子体具有关联效应强与部分简并的特点,开展准确的理论模型描述和实验研究非常困难...
赵阳杨家敏张继彦杨国洪韦敏习胡昕宋天明熊刚青波吕敏张志宇
关键词:辐射驱动X射线光谱
透射式阴极X光二极管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透射式阴极发射模型和平响应XRD原理,设计了透射式阴极,并制作550nm CH+50nm Au的阴极,并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初步验证实验。首先利用反射式XRD施加负偏压的实验开展直穿光影响评估,施加偏压为-1500V时,没有观测到探测信号,表明直穿光产生光电子得到了有效抑制。利用原型主激光与第九路激光打靶实验,施加负偏压的透射式XRD获得探测信号显示第二个峰值信号延后第一个信号3.01ns,该结果与第九路激光延迟时间一致,时间分辨能力满足实验要求。
侯立飞杜华冰车兴森李志超谢旭飞袁永腾韦敏习杨轶濛杨国洪刘慎业杨家敏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