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

作品数:30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下肢
  • 5篇慢性
  • 4篇中医
  • 4篇紫癜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中西医
  • 3篇胃炎
  • 3篇西医
  • 3篇疗效
  • 2篇地黄
  • 2篇地黄汤
  • 2篇医理
  • 2篇针刺
  • 2篇治疗过敏性紫...
  • 2篇清热
  • 2篇清热凉血
  • 2篇清热凉血法
  • 2篇紫癜灵
  • 2篇萎缩性

机构

  • 30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30篇杨旭
  • 6篇赵钢
  • 5篇高原
  • 4篇杨伟鹏
  • 4篇于文慧
  • 4篇张美君
  • 3篇黄晶
  • 3篇冷艳枫
  • 3篇张丽娜
  • 3篇郑雅芳
  • 2篇孙淑贤
  • 2篇谢晶日
  • 2篇李冀
  • 2篇李爱丽
  • 2篇李晓陵
  • 2篇贾振
  • 1篇王丰
  • 1篇王喜军
  • 1篇王静滨
  • 1篇刘朝霞

传媒

  • 8篇中医药学报
  • 5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的配伍关系及机理。方法 :采用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实验 ,观察其对过敏介质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 -A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结果 :各配伍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对各种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但以清热凉血药配伍活血止血药为最佳 ,清热凉血药配伍止血药较差。结论 :方中各药具有协同作用或相互制约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拮抗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并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其脱颗粒 ,从而达到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李冀杨伟鹏肖洪彬杨旭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清热凉血法过敏性紫癜抗过敏犀角地黄汤
柴胡疏肝散临证运用举隅
2006年
临床上运用柴胡疏肝散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例如习惯性呕吐、顽固性腹水、慢性胃炎。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真正做到经验医学与实验医学完美结合,方从法出,法从证立,随证立方,随病用药,惟变所适,纵横自如。
李爱丽杨旭刘玲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异病同治顽固性腹水慢性胃炎
紫癜灵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杨旭杨伟鹏冷艳枫孙淑贤
关键词:紫癜灵毛细血管通透性中医辨证
中西医理论结合探讨心痹心痛的证治方药
2006年
本文通过中、西医理论对比分析,认为中医学的心痹心痛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相符,认为心痹心痛属于虚实同见的疾病,提出活血化瘀、益气温阳法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方法,并根据心痹心痛发病机理与中医传统辨证用药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拟定治疗方剂,加减用药。
张丽娜郑雅芳杨旭
关键词:心痹心痛冠心病中药治疗
现代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由于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所出现的单发或者多发性肿块,肿块可随吞咽来回移动。在我国,甲状腺结节这一疾病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20%-76%,其中5%-7%的患者可通过体检触诊进行诊断。患者患有的甲状腺结节大多呈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8%-15%。大多数良性结节并无明显症状,可通过观察、复查来控制病情。良性结节也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例如气管和食道受压、继发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大和心理问题等问题。甲状腺结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并且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关于甲状腺结节的防治至关重要。现代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有很多,西医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主要采用手术和放射治疗。中医主要采用口服汤剂、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均取得一定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关于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文献,将各类疗法进行汇总分析,探究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最近进展。为今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提供可靠性参考和循证依据。
杨旭王宽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瘿瘤
基于炎症反应的脑靶向递药系统研究
炎症反应在许多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脑肿瘤以及帕金森综合症等[1,2]。炎症反应过程中,白细胞可通过渗出和趋化作用跨过血脑屏障(BBB)并进一步到达脑内炎症部位。在脑...
杨旭
关键词:三叶因子依达拉奉神经炎症白细胞MCAO模型
红外热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人体双下肢体表温度直观成像,通过观测并分析受试者大腿、小腿、足背、足趾及足底平均温度的数据图像,为红外热像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提供量化及可视化指标。方法:选取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Ⅱ期和Ⅲ期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双下肢红外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人红外热像图双下肢皮温分布呈左右对称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下肢红外热像图分布不均匀,两侧热图不对称,远端不同程度低温改变,呈蓝色或蓝黑色;观察组患者大腿、小腿、足背、足趾、足底的平均温度均比健康人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Ⅲ期患者患肢大腿、小腿、足背、足趾、足底分别较Ⅱ期患者的体表皮温低,其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像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敏感显示患者双下肢的温度差异。且检查时患者无痛苦,疾病信息及图像易于储存。
高原于文慧杨旭张美君李令根赵钢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普勒超声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炎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研究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的配伍关系及其机理。实验分为犀角地黄汤加味全方组、清热凉血活血组、清热凉血止血组和清热凉血组 ,采用耳肿胀、足肿胀及腹腔渗出等抗炎实验 ,比较各组抗炎作用强度。结果 :各配伍组对各种炎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推测本实验的各个配伍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组胺、5 -HT以及PGE的释放和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 ,从而达到抑制毛细血管扩张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渗出和水肿的作用。清热凉血药对抗炎起主要作用 ,但配伍活血止血药后其作用增强。
杨伟鹏李冀姚凤云杨旭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犀角地黄汤抗炎作用配伍关系
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银黄洗剂外敷,对照组使用复方黄柏液外敷,28 d后对两组总体疗效、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P<0.05)。两组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黄洗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杨旭高原赵钢贾振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基于fMRI技术针刺健康青年太冲穴脑效应机制研究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探索针刺太冲穴脑激活区效应机制,促进腧穴理论的现代化发展。通过观察针刺太冲穴与对应非穴脑激活区的分布,分析两穴引起的脑激活区差异与功效主治相关性;比较太冲穴针...
杨旭
关键词:针刺太冲穴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