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

作品数:27 被引量:188H指数:9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射频
  • 6篇妊娠
  • 5篇带状疱疹
  • 5篇腰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射频消融
  • 5篇椎间盘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疱疹
  • 5篇消融
  • 5篇脉冲射频
  • 4篇带状疱疹后
  • 4篇带状疱疹后神...
  • 4篇血脂
  • 4篇妊娠期
  • 4篇疼痛
  • 4篇细胞
  • 4篇CT引导
  • 3篇代谢

机构

  • 26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秦皇岛市海港...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7篇杨旭
  • 16篇张志利
  • 13篇徐幼苗
  • 12篇李丽梅
  • 10篇刘悦
  • 9篇董蕊
  • 6篇范春燕
  • 5篇路春梅
  • 4篇王维彬
  • 4篇齐俊巧
  • 4篇刘婷婷
  • 3篇刘晓东
  • 3篇郭丽魁
  • 3篇邵莎莎
  • 2篇张丁丁
  • 2篇赵云刚
  • 2篇周楠
  • 1篇樊碧发
  • 1篇单志明
  • 1篇杨波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疼痛程度。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 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计算治疗后1、3、6个月优良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大幅度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评分为(1.91±1.15)、(1.47±0.76)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50)、(2.38±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WBC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软组织及椎管内血肿、神经受损、腰椎间盘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董蕊杨旭杜思扬徐幼苗刘悦李丽梅赵健鑫张志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三维重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胶原酶
PKP联合不同方法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PKP联合不同方法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本科收治的椎体转移性肿瘤90例,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PKP治疗)、B组(PKP+射频消融术治疗)、C组(PKP+放射治疗),评估术前和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体力状态、ODI指数和Barthel指数情况,比较三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重复测量分析发现,交互效应、时点效应、组别效应中,三组疼痛评分、体力状态、ODI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arthel指数只在时点、组别效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体力状态和ODI指数、Barthel指数的改善幅度方面,均表现为A组0.05)。结论PKP+放射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最好,略优于PKP+射频消融术,单一PKP的疗效最差。
刘悦李丽梅张志利赵健鑫杨旭邵莎莎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射频消融术椎体转移性肿瘤
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及髓核溶解术组,每组42例。经皮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间盘切除术,髓核溶解术组行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治疗优良率;分析两组典型病例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经皮椎间孔镜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在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时间点均大于髓核溶解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t=6.67,t=4.68,t=2.06;P<0.05)。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经皮椎间孔镜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髓核溶解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x^2=4.94;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但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短期内效果更优。
董蕊徐幼苗张志利杨旭李丽梅王维彬
关键词:髓核溶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6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及氨基末端激酶(JNK)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及血清IL-4、IL-10、MAPK、ERK及JNK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2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降低远期复发率,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MAPK信号通路有关。
徐幼苗董蕊杨旭李丽梅刘悦张志利
关键词:叩刺拔罐带状疱疹神经痛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特点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中晚期脂代谢特点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取无合并症健康孕妇300例为对照组(A组),孕24~28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且通过控制饮食,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280例为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又分为糖耐量结果一项异常组180例(B组)、糖耐量结果两项以上异常组100例(C组)。测定3组孕妇孕中晚期血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3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率、新生儿低血糖率、新生儿出生时窒息率以及分娩时侧切率;将试验组孕妇TG、TC、LDL、APOB、HbA1c、体重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做为自变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做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C组孕妇孕中、晚期TG、LDL、APOB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孕妇的巨大儿率、新生儿低血糖率、剖宫产率、侧切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孕妇的TG、HbA1c、LDL、BMI、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影响大,且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TG、HbA1c、BMI、LDL、孕期增重。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应注意孕期血脂的控制,可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杨旭郭丽魁齐俊巧范春燕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脂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23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45例)、热凝组(101例)与消融组(85例),其中药物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片治疗,热凝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消融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六维度生活质量简式量表(Short Form-6 Dimensions quality-of-life scale,SF-6D)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1月后、3月后、6月后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麻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比较,热凝组和消融组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凝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比较,消融组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热凝组和消融组治疗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凝组术后麻木25例(24.8%)、头晕12例(11.9%)、恶心呕吐7例(6.9%)、感觉减退或肌无力5例(4.9%),而消融组分别3例(3.5%)、8例(9.4%)、7(8.2%)、2例(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术后麻木发生的保护因素(OR=0.111,95%CI:0.031-0.404,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确,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可有效降低术后麻木发生的风险。
徐幼苗杨旭刘悦李丽梅刘婷婷王维彬张志利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射频热凝术
影响椎体转移瘤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数据显示,约有30.00%~90.00%的肿瘤患者出现椎体转移瘤[1]。据研究报道,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有利于解除转移瘤对椎体的压迫[2],但部分患者因椎体转移瘤所引发的疼痛并未改善,且临床上对于术后疼痛及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3]。据此,本研究选取7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椎体转移瘤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刘悦李丽梅张志利赵健鑫杨旭邵莎莎
关键词:椎体转移瘤射频消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疼痛
CT引导下三联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腰椎功能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三联疗法(臭氧+双极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行臭氧、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且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72.09%)高于对照组(48.84%),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2.79%),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治疗前的VAS、ODI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328,t=5.227,t=4.875;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VAS和ODI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JOA评分提高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9,t=5.627,t=5.385;P<0.05)。结论:CT引导下三联疗法可明显提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董蕊徐幼苗杨旭刘悦李丽梅杜思扬张志利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术射频消融CT引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异种移植瘤模型,其中部分用顺铂处理;由此模型获得细胞分为SKOV3-P组(未化疗组)和SKOV3-R组(化疗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中IGF-1和IGF-1R的表达差异;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顺铂(0、1、5、10、15、20μg/ml)和IGF-1R抑制剂NVP-AEW541(0、1、5、10、20μmol/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KOV3-P组、SK-OV3-R组细胞中均表达IGF-1和IGF-1R,且SKOV3-R组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KOV3-P组细胞(P<0.05);NVP-AEW541对SKOV3-P组、SKOV3-R组细胞均表现增殖抑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NVP-AEW541联合顺铂作用瘤细胞时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移植瘤细胞的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组细胞(10μmol/LNVP-AEW541+10μg/ml顺铂)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10μmol/L NVP-AEW541),且SKOV3-P组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KOV3-R组细胞(P<0.05)。结论:IGF-1R参与了化疗耐药过程,通过NVP-AEW541抑制IGF-1R可能逆转卵巢癌细胞的顺铂耐药。
张丁丁周楠吴小华杨旭卫晓娟李梦轩
关键词:卵巢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顺铂耐药
超声引导联合CT扫描下双极射频脉冲调节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扫描下双极脉冲射频调节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20例难治性CS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双极脉冲射频组、单极脉冲射频组及硬膜外阻滞组,每组各40例。硬膜外阻滞组给予硬膜外注射治疗,单极脉冲射频组给予颈椎神经根单极脉冲射频治疗,双极脉冲射频组给予颈椎神经根双极脉冲射频治疗。于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版MacNab标准评估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的颈椎疼痛程度;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双侧上肢的红外热成像温度,并计算温差;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颈椎病功能状态。结果双极脉冲射频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优良率为90.0%(36/40),明显高于单极脉冲射频组的65.0%(26/40)及硬膜外阻滞组的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3个月,双极脉冲射频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单极脉冲射频组、硬膜外阻滞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极脉冲射频组、硬膜外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双极脉冲射频组患者双侧上肢红外线热成像温差明显低于单极脉冲射频组、硬膜外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脉冲射频可以增加脉冲射频的作用范围,更好地涵盖背根神经节所在区域,有效减轻CSR患者的疼痛症状,可反复多次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更佳且持续时间更久。
杨旭徐幼苗董蕊张志利
关键词: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