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径路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成像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肿瘤
  • 1篇血分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应变和应变率
  • 1篇应变率
  • 1篇容积
  • 1篇射血分数
  • 1篇通脉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杨明
  • 2篇牟慧珺
  • 2篇张楠
  • 1篇程显魁
  • 1篇孙锡超
  • 1篇朱梅
  • 1篇梁皓
  • 1篇李巧
  • 1篇林万润
  • 1篇冯吉贞
  • 1篇冯娟
  • 1篇司国民
  • 1篇王俊华
  • 1篇郭文彬
  • 1篇贾涛
  • 1篇李红
  • 1篇李爱玉

传媒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胸腺管状腺癌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40岁。体检发现前纵隔胸腺肿瘤2个月,于2017年7月12日入住本院。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CT结果显示:肿瘤切面积为6cm×4cm,CT值为48HU(图1)。病理检查:肿物体积为6cm×4cm×3cm,表面较光滑,未见明显周围组织侵犯,切面灰白、灰黄、质韧,并富于弹性,局部见小囊腔(图2)。
侯东省程显魁冯吉贞杨明林万润李旭孙锡超
关键词:胸腺肿瘤管状腺癌系统疾病CT值前纵隔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功能的应变和应变率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正常人与62例SL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检测,获取二尖瓣血流E/A值、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心肌的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结果 ①SLE组和正常对照组E/A值、LVFS及LVEF无明显差异(P>0.05);SLE组心肌的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LE组舒张期应变率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SLE组抗心肌抗体(AHA)阳性者心肌舒张期应变率峰值低于AHA阴性者(P<0.05).结论 应变及应变率与AHA结合可以敏感检测SLE患者左心功能的早期损害.
梁皓贾涛朱梅冯娟张楠郭振伟牟慧珺杨明郭文彬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鼻内窥镜下经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鼻内窥镜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在传统经蝶手术的基础上进行...
李红王俊华杨明李爱玉郑新琴
文献传递
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评价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的疗效
2015年
目的采用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评价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参通脉颗粒。应用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166.10±9.60)、(94.37±10.26)、(71.73±11.94)ml、(5.97±0.87)L/min、(43.10±6.06)%,治疗后分别为(159.20±9.80)、(80.43±9.59)、(78.77±11.77)ml、(6.44±1.03)L/min、(49.40±5.87)%;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58.80±11.86)、(89.44±13.59)、(69.36±5.82)ml、(5.81±0.69)L/min、(43.90±4.93)%,治疗后分别为(151.20±10.49)、(69.96±8.60)、(81.23±6.70)ml、(6.68±0.97)L/min、(53.80±3.74)%。两组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可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观察指标。
张楠司国民李巧杨明牟慧珺郭振伟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