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娇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活污水
  • 3篇污水
  • 3篇净化槽
  • 2篇抗冲
  • 2篇抗冲击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影响
  • 1篇破解污泥
  • 1篇曝气
  • 1篇曝气量
  • 1篇污泥
  • 1篇污水浓度
  • 1篇抗冲击性
  • 1篇化粪池
  • 1篇臭氧

机构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杨晓娇
  • 3篇王昶
  • 1篇方斌
  • 1篇林鹏
  • 1篇贾青竹
  • 1篇李琳
  • 1篇豆宝娟
  • 1篇王莹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净化槽对污水进水量的抗冲击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家用化粪池,研发多户化粪池联用的高效新型净化槽,将单独净化槽的二级厌氧、一级好氧改为一级厌氧、二级好氧过程,提高好氧生物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推广应用。调查了多户生活污水量对新型净化槽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抗冲击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两级好氧和生物滤床的技术特点,新型净化槽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当进水量为50 L/d(相当于实际净化槽6家农户污水排放量)时,净化槽出水COD、BOD5、NH3-N、浊度可分别达到22.67 mg/L、7.8 mg/L、8.3 mg/L、1.79 NTU,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使在进水量为70 L/d时,出水水质的BOD5仍低于20 mg/L,证明新型净化槽对进水量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力。
王昶杨晓娇酒井裕司林鹏贾青竹
关键词:生活污水净化槽
曝气量对家庭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水质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满足农村多用户化粪池联用处理要求,对单独净化槽进行了改造。将原有的两级厌氧一级好氧工艺改为一级厌氧两级好氧工艺,提高净化过程的生物处理能力。针对这种新型净化槽,调查了不同曝气量下的生活污水净化能力,分别测定了各区出水水质COD、BOD5、NH3-N和浊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一级好氧和二级好氧中的溶解氧随着曝气量的不断增加表现出先快速增加,然后缓慢增加,最后又快速增加的特点。在曝气量均为1.8L·min-1时,一级和二级好氧区溶解氧分别为2.4mg·L-1和3.1mg·L-1,出水COD、BOD5、NH3-N和浊度分别为23、13、7.6 mg·L-1和9NTU。若再增加曝气量,出水水质变化将趋缓,因二级好氧区生物降解的底物浓度较低,已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所以基于能耗的考虑,曝气量的优化就变得更为重要。
王昶王莹杨晓娇李琳谈玉琴
关键词:曝气量生活污水净化槽
污泥处理条件对臭氧破解污泥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臭氧强氧化性,使污泥细胞破解有机质溶出,实现活性污泥的全循环再生化处理,达到污泥"零排放"的目的.本研究改变处理条件(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空气进气量等),系统地检测反应前后污泥混合液的各项指标(总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泥沉降比),探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反应的机理.由实验可知,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中,投加的臭氧量(相对于总悬浮固体)为0.27,g/g,反应时间为30,min,空气进气量为2.0,L/min时,破解的效果达到最佳,总悬浮固体的减少量达到2.8,g/L.气体流量越大破解效果越好,在空气进气量为2.0,L/min的条件下,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效果最佳.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MLSS减少速率将由慢到快,然后趋于平缓,最佳投放量为0.25,g/g时,总悬浮固体减少量为1.42,g/L,SCOD的增加量为626,mg/L,氨氮和总磷的增加量分别为10.7、1.068,mg/L.
王昶方斌杨晓娇豆宝娟
关键词:臭氧破解污泥
多台化粪池联用的净化槽抗冲击性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步伐已大大加快,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的新城乡住宅已趋于自来化,选用水洗厕所,改变家庭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一家一户生活污水的...
杨晓娇
关键词:生活污水净化槽污水浓度抗冲击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