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顺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领域

  • 6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理学
  • 6篇机械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8篇超燃
  • 43篇冲压发动机
  • 39篇超燃冲压
  • 39篇超燃冲压发动...
  • 32篇燃烧
  • 28篇燃烧室
  • 14篇节流
  • 13篇超声速
  • 11篇发动机
  • 10篇激波
  • 10篇发动机燃烧室
  • 9篇点火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流场
  • 8篇煤油
  • 8篇超燃发动机
  • 8篇值模拟
  • 7篇喷注
  • 7篇风洞
  • 6篇乙烯

机构

  • 10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3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2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江南计算技术...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西安航天动力...

作者

  • 101篇杨顺华
  • 47篇乐嘉陵
  • 27篇张弯洲
  • 25篇田野
  • 24篇邓维鑫
  • 22篇肖保国
  • 13篇宋文艳
  • 12篇邢建文
  • 11篇郑忠华
  • 10篇蒋劲
  • 9篇胡俊逸
  • 8篇王西耀
  • 7篇钱炜祺
  • 7篇赵慧勇
  • 7篇黄渊
  • 6篇赵国柱
  • 6篇杨样
  • 6篇何粲
  • 6篇张顺平
  • 6篇张磊

传媒

  • 30篇推进技术
  • 12篇航空动力学报
  • 9篇实验流体力学
  • 3篇空气动力学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力学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2篇气体物理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电视技术
  • 1篇应用激光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气动研究与试...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空气节流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考察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影响,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地面实验相结合证实了空气节流可以实现超燃燃烧室燃料稳定燃烧,研究了节流位置、节流流量、节流撤去时间对节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48.8K,静压101555.9Pa条件下,745mm处节流时,激波串稳定时间较短,稳焰失败;875mm处节流时,火焰稳定成功。随着节流流量和节流撤去时间的增加,燃烧越来越剧烈,壁面压力逐渐升高,可能影响进气道的起动,对于本文来流条件,30%入口空气流量作为节流流量是合适的,440ms以前撤去空气节流是恰当的。
田野杨顺华邓维鑫张弯洲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
并行原位自适应建表方法在化学反应流计算中的应用
采用并行原位自适应建表方法对球头激波诱导燃烧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和CPU数目对并行计算速度的影响。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原位自适应建表方法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大大加快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计算速度,有效提高计算...
肖保国杨顺华
关键词:激波燃烧
文献传递
煤油简化动力学和ISAT在超燃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的模型简化软件包SPARCK,从建立的详细模型出发得到了一个包含22组分18步总包反应的煤油简化动力学模型.简化模型计算得到的点火延迟时间与文献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简化模型和当地自适应建表(ISAT)方法,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了二维并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壁面压力分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简化模型能够很好地用来模拟煤油燃料超燃发动机内部的复杂燃烧过程.在并行计算环境下,和直接积分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化学反应项的计算速度提高了3.73倍,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肖保国杨顺华邢建文赵慧勇
关键词: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并行计算
用于燃烧室压力调节的节流装置及节流试验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燃烧室和燃烧器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烧室压力调节的节流装置及节流试验方法。节流装置通过供应可变流量的空气,实现了无作动结构下的燃烧室压力无级调节;采用冷空气形成气膜隔挡一部分高温燃气,再结合水冷,共同...
刘崇智张忠培杨样唐志共母忠强杨顺华唐绍杰金烜靳雨树
采用CARS试验技术与UFPV数值方法研究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英文)
2017年
在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上,采用基于URANS的方法计算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三维两相燃烧流动,考虑了液态燃油从液膜-液滴-燃气-燃烧的完整物理化学过程。其中,颗粒相采用LISA一次破碎模型,KH-RT二次破碎模型和标准的蒸发模型,湍流燃烧模型采用可以考虑非稳态燃烧特性的非稳态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方法,得到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温度、组分浓度和燃油液滴的颗粒直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CARS光学手段测量燃烧室主燃区的温度分布,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光学试验测量值进行比较,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较好,数值计算误差小于7.3%。说明了本文的数值计算方法和UFPV方法在计算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两相燃烧流动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熊模友乐嘉陵黄渊宋文艳杨顺华郑忠华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两相燃烧
双旋流燃烧室两相喷雾试验和数值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粒子场脉冲激光全息技术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雾化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室中燃油液滴直径的空间分布,从而对燃烧室中的雾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自主开发完成了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三维两相数值计算平台,建立了首次雾化模型和二次雾化模型。基于LISA模型和KH-RT模型,对燃烧室中的首次雾化过程和二次雾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燃烧室中液雾的空间分布。通过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开发完成的雾化模型能很好的模拟高温高压,强旋流条件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整个喷雾雾化过程。
刘日超乐嘉陵陈柳君杨顺华宋文艳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TBCC发动机涡轮进气道喷水冷却特性数值研究
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发动机进气道喷水冷却是解决TBCC发动机推力不连续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选取真实TBCC发动机涡轮进气道结构和真实流场条件,利用仿真软件fluent对该进...
罗佳茂杨顺华张建强张弯洲李季刘彧
关键词:水气比
文献传递
改变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的方法及发动机燃烧室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变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的方法及发动机燃烧室,向发动机内喷入空气即空气射流,喷入空气的流量为发动机入口空气流量的20%~30%,射流空气温度为10~55℃,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模态将由超燃态向亚燃态...
田野杨顺华曾学军肖保国钟富宇李莉李季邓维鑫胡俊逸查东李世豪田晓强
文献传递
一种燃烧室展向支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展向支板,涉及超然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于燃烧室内中部的支板本体,支板本体包括靠近气流上游方向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位于支板本体平直段的上平面和下平面,靠近气流下游方向的第三...
邓维鑫邢建文杨顺华向周正欧阳浩张弯洲田野蒋劲赵国柱张磊何粲胡俊逸罗征郑帅
文献传递
基于TDLAS多线吸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台架燃烧场二维分布测量
2025年
本文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扩张段非均匀流场温度和水汽浓度二维分布的高分辨率测量需求,发展了先进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燃烧场分布重建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加激光测量光路上扫描获得的水汽吸收谱线数目,实现场分布重建问题求解方程数量的增加;通过联立所有交叉光路下吸收光谱获得的吸光度方程,构建以温度和浓度为未知数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全局寻优模拟退火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实现温度场和水汽分压场的重建。发动机直连台架试验中,采用正交光路布局,设计共16条测量光路(水平5条、垂直11条)的方形光机结构,集成TDLAS测量系统。对5只DFB激光器采用分时直接吸收探测方式,测量频率4 kHz,每条测量光路下可扫描获得5条水汽吸收谱线(7467.77、7444.36、7185.60、7179.75和6807.83 cm),系统在高温炉上开展了多温度台阶标定测试,温度测量偏差在2.7%以内。外场试验中,对16条光路下同步采集到的吸收光谱数据进行离线处理,获得了发动机燃油点火、燃烧、熄火各个状态下的温度场和水汽分压场分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TDLAS多线吸收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场分布准确稳定测量,满足发动机复杂燃烧流场诊断和恶劣工况工程应用需求。
夏晖晖张顺平杨顺华阚瑞峰许振宇阮俊姚路黄安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诊断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