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代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1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1年
- 【目的】明确成熟期玉米冠层截留降雨的能力。【方法】以研究区域实际降雨强度为基础,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对成熟期玉米冠层截留量、茎秆流量和穿透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冠层截留率平均为7.5%,茎秆流率平均为28.8%,穿透雨率平均为63.7%;冠层截留量、茎秆流量和穿透雨量与雨强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冠层截留量和茎秆流量与叶面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线关系,而穿透雨量与叶面积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同雨强条件下,玉米冠层截留效应不尽一致;玉米冠层和茎秆可以引导一部分冠上雨量,减少直接到达地表降雨的数量,从而影响径流;本研究中建立的雨强和叶面积与冠层截留量、茎秆流量和穿透雨量之间简洁、实用模型,可为农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林代杰郑子成张锡洲李廷轩王永东
- 关键词:玉米雨强
- 不同耕作措施下成熟期玉米对径流及侵蚀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开展不同耕作措施下成熟期玉米对坡面产流及产沙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雨强下,种植玉米各措施径流量和产流强度都要小于相应的对照。在雨强为1.0,2.0mm/min下,平作措施径流量最小;在雨强为1.5mm/min下横坡措施径流量最小;在雨强为1.5mm/min下,平作措施和顺坡措施径流量达最大。在雨强为1.0mm/min下各措施含沙量均最小;在雨强为1.5mm/min下平作措施含沙量达最大;在雨强为2.0mm/min下横坡和顺坡措施含沙量最大。不同雨强下,平作、顺坡耕作、横坡耕作和对照小区产流产沙过程均呈波动变化,平作、顺坡耕作和横坡耕作的产流时间均较对照小区延后。
- 郑子成林代杰李廷轩何淑勤张锡洲林超文
- 关键词:耕作措施玉米雨强含沙量
-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玉米植株防蚀效应研究
- 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不同生育期玉米冠层的截留分配效应以及玉米植株和耕作模式对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的影响的研究,以期...
- 林代杰
- 关键词:玉米冠层截留人工降雨耕作模式
- 文献传递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2
- 2010年
-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红叶李林、李园、梨园、桃园的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叶李林与李园、梨园和桃园相比,砂粒含量分别增加5.78%,16.17%和19.59%,粘粒含量分别减少5.34%,10.46%和13.57%,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是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高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明显,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红叶李林>李园>梨园>桃园,这表明红叶李林能够有效延缓地表径流的发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能力与砂粒含量、有机质含量、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呈正相关,与粉砂粒含量、粘粒含量、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且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入渗过程均可通过考斯加可夫公式进行高精度拟合。
- 林代杰郑子成张锡洲李廷轩何淑勤文毅干晨兵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根系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