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扬 作品数:11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为生物人工肝选择合适的细胞 2007年 林建扬 刘景丰关键词:生物人工肝 培养肝细胞 人工器官 肝脏功能 细胞来源 BAL 重组腺病毒载体AdOX40Ig的构建、表达及相关体外实验 2013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人OX40-IgG1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肝HL-7702细胞,筛选出最佳感染剂量并检测OX40Ig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基因库公布的人OX40和hIgG1 Fc片断序列设计特定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并鉴定后,酶切插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随后与pAdeasy-1腺病毒质粒以氯化钙法共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重组质粒经鉴定正确后,大量扩增为腺病毒载体。再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并纯化后感染HL-7702肝细胞,筛选出最佳感染剂量,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外源性OX40Ig基因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肝HL-7702细胞上清中OX40Ig蛋白的含量。结果:转移质粒pTOX40Ig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腺病毒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并成功转染了293A细胞。得到的病毒液经纯化扩增后进一步感染肝HL-7702细胞,经筛选,10 MOI为最佳感染剂量,并且可以检测到OX40Ig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AdOX40Ig,并且可在肝细胞HL-7702中表达相应的目的基因及蛋白。 陈志红 赵媛媛 张守亮 林建扬 魏法星 朱伟关键词:腺病毒载体 OX40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围手术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直肠癌行Dixon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辅助手术(36例)、开腹手术(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腹壁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个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阳性个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比开腹组16例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Dixon术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美观、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林建扬 陶曙 陈志红 马珪关键词: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 DIXON术 胃癌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因并发症近期再手术3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及治疗体会,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胃癌行胃切除术2246例,其中近期再手术36例。所有再手术病例分为三组:A组,再手术时间<1周;B组,1周<再手术时间<1个月;C组,再手术时间>1个月。结果:胃癌术后出现需再手术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切口裂开,其次是吻合口瘘,然后是肠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腔内出血、腹腔内脓肿、膈疝、吻合口梗阻例、输入袢梗阻、幽门梗阻、胸腔感染、切缘阳性、肠穿孔等。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吻合口瘘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结论:胃癌行胃切除术后出现需再手术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切口裂开,其次是吻合口瘘、肠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腔内出血等。再手术有比较高的住院死亡率,为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的可能,需要在初次手术前进行恰当的术前准备并具备精湛的手术技巧。 林建扬 张守亮 陈志红关键词:胃癌 近期再手术 并发症 腹腔内移植微载体贴附共培养肝细胞与肝星状细胞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与肝实质细胞(HC)微载体贴附共培养时HSC对HC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的营养与支持提供参考。将微载体贴附共培养的肝细胞与HSC移植到D-GalN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 林建扬关键词:微载体 肝细胞移植 肝星状细胞 肝功能衰竭 共培养 文献传递 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四例临床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ntersphincter resection,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采用ISR治疗4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复习国内2000-2008年158例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文献,分析ISR在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我科4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附加末端回肠造口,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2例未附加末端回肠造口,1例术后一周出现吻合口部分裂开,1例术后12d出现吻合口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6~2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2级。结论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张守亮 陈志红 马圭 林建扬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新时期医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医学英语是连接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的医学生必备课程,是一种连接世界的科技英语,但又与公共英语有较大区别。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对医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好评价,与其日后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传统式的医学英语教学方法仍存在较多瑕疵,涉及很多方面和细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研究从新时期医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医学生自身、教师、学校等角度,从重视力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堂氛围、教材软件、实践机会、医学英语特点等诸多方面,详细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及比较全面的解决对策研究,希望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改革,并给医学生和同行教师带来帮助。 赵坤 赵坤 吴银燕 许潇关键词:医学英语 专业英语 教学 教育 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例报道 2011年 病例资料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男2例,女2例,年龄46~62岁。均为肿块型,2例为绒毛状腺瘤术后复发并局部癌变,2例为中分化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2.0~4.5 cm。术前MRI确定肿瘤局限于直肠壁内,无排便功能障碍,无远处转移。手术方法:全麻下取截石位,首先经腹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血管,清扫No.253淋巴结,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游离直肠及其系膜达肛提肌水平,在外括约肌环和肠壁或内括约肌间向下分离1~2cm, 张守亮 陈志红 马圭 林建扬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直肠切除术 内括约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 排便功能障碍 腹腔镜部分或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部分或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行腹腔镜部分或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部分裂开,1例术后12d出现吻合口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6~54个月,1例局部复发。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为1或2级,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需要定期扩展。结论 腹腔镜部分或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陈志红 蒋鹏程 马圭 张守亮 林建扬 刘俊 许彬彬 汪超关键词:内括约肌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预测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生存率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c-statistic值)评价MELD或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预测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根据MELD值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15,B组15~24和C组≥25,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比较3组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差别。结果MELD和CTP评分预测肝移植术后1、3、12个月生存率的c-statistic值分别为0.765和0.793、0.711和0.713、0.681和0.688。两者在同一时间的c-statist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ELD评分与CTP评分有相关性(r=0.669,P=0.000)。A组和B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但C组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7和P=0.031)。结论MELD可以作为预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中、短期生存的指标,MELD≥25患者肝移植预后较差。MELD判断能力与CTP评分无明显差别。 刘景丰 林科灿 彭志海 李毅碧 林建扬 李灵 邱明链 程智清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 生存率 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