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楠

作品数:12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肠病
  • 4篇肠病
  • 3篇通透性
  • 3篇黏膜
  • 3篇黏膜屏障
  • 3篇教学
  • 3篇儿科
  • 3篇儿科学
  • 3篇儿童
  • 3篇肠黏膜
  • 3篇肠黏膜屏障
  • 2篇蛋白
  • 2篇学法
  • 2篇屏障通透性
  • 2篇细胞
  • 2篇教学法
  • 2篇PBL
  • 2篇CBL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妇儿医...

作者

  • 11篇林楠
  • 11篇孙梅
  • 3篇许玲芬
  • 3篇尚云晓
  • 2篇滕旭
  • 1篇王洋
  • 1篇侯阿娜
  • 1篇陈莹
  • 1篇郭静
  • 1篇吴捷
  • 1篇孙若文
  • 1篇闻德亮
  • 1篇张雪娇
  • 1篇高阳

传媒

  • 5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hepatitis-associatd aplastic anemia,HAAA)属罕见疾病,发病率低,病情凶险,预后差。本研究就儿童期HAAA的临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至2010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确诊为HAAA患儿的临床发病过程,在不同发病阶段患儿的肝功能及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机体免疫状态,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体感染以及治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7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1岁(8~14岁)。临床发病过程基本相似。发病初期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外周血象基本正常。护肝降酶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但外周血象逐渐出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增生低下,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由肝炎发展成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平均时间为43.3 d。7例患儿均存在免疫紊乱。1例男孩微小病毒B19-IgM抗体阳性,1例女孩诊断为甲型黄疸型肝炎,其他患儿的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结果。治疗均应用免疫抑制剂,除1例患儿因自身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6例患儿基本缓解。结论儿童HAAA多发生在急性或慢性肝炎的恢复阶段,高发年龄为青少年时期;多发生在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儿中;发病原因和机制仍考虑与病毒感染以及由此引发的机体免疫紊乱有关;治疗以免疫抑制疗法为主,应用激素、环孢素A以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短期内可完全缓解,但长期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陈莹林楠孙梅
关键词: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
IL-1β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炎症性肠病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IL-1β刺激Caco-2细胞单层,体外模拟炎症性肠上皮细胞屏障,为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21d模拟肠上皮细胞单层屏障。炎症1组从培养第5天开始每隔1天应用IL-1β处理2h检测TEER值,至第2l天。炎症2组于培养第18天换用含IL-1β培养液,分别于处理0、12、24、48、72h检测TEER。正常对照组用普通培养液培养,也于相应时间点检测TEER。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TEER从第5天至第15天逐渐增加,在第15天达到600Ω·cm^2,并到达平台期保持至第21d。炎症1组细胞TEER值均低于正常组细胞,并且直至第21天仍〈500Ω·cm^2。炎症2组细胞显示时间依赖性的TEER逐渐降低,在48h达到最大值,然后在72h轻度回升。结论培养2~3周的Caco-2细胞能够形成具有极性的肠上皮细胞单层,对其给予IL-1β刺激可在体外模拟炎症性肠上皮细胞屏障。
林楠滕旭许玲芬孙梅
Toll样受体2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肠上皮细胞屏障的损伤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维持屏障功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本研究试图通过体外实验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组将未转染Caco-2细胞,TLR2基因沉默Caco-2细胞,TLR2基因过表达Caco-2细胞培养21d形成单层,检测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其反应上皮细胞屏障的通透性。炎症组3类细胞分别于培养第19d给予10ng/ml IL-1β刺激48h,于第21d检测TEER值。抑制剂组3类细胞分别在1L-1β前再给予PI3K/Akt通路抑制剂处理1h,于第21d检测TEER值。结果TLR2基因沉默能够显著减低Caco-2细胞单层的TEER值(P〈0.01),而TLR2基因过表达能够升高TEER值,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LR2能够防止IL-1β造成的TEER值下降(P〈0.01),此作用在给予PI3K/Akt通路抑制剂后消失。结论TLR2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具有调节作用,并且能够防止炎症造成的通透性增高,这种保护作用由PI3K/Akt通路参与介导。
林楠许玲芬滕旭孙梅
关键词:PI3K/AKT通路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肠黏膜屏障是指正常肠道具有的将肠腔内物质与机体内环境隔离,防御外来抗原及致病性病原体侵入黏膜下层组织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益生菌是指摄取后在肠道达到一定数量能够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它能够改善或预防多种胃肠道疾病,其主要机制为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该文就益生菌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林楠孙梅
关键词:益生菌肠黏膜黏蛋白类细菌黏附
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RISE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医学人文素质3项测评,同时调查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医学人文素质外,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测评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RISE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林楠孙若文尚云晓孙梅
关键词:CBLRISE儿科学
Caco-2建立肠黏膜屏障模型及其在通透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利用Caco-2细胞建立体外肠黏膜屏障模型,系统评价并初步探讨其在炎症损伤后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应用。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板上,每日观察细胞形态;自培养第5天起,隔日测细胞膜的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electricalresistance,TEER);对于TEER值达标准的孔测定荧光黄透过率,进行透射电镜的完整性验证。应用培养21d的Caco-2细胞屏障,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nmoWL)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孵育24h,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TEER和荧光黄透过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观察ZO-1蛋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Caco-2细胞单层TEER从第5~15天逐渐增加,在第15天已经达到600Ω·cm2,平台期保持至第21天;在此期间,细胞形成紧密单层,电镜下细胞呈高分化,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绒毛整齐,极性形成;荧光黄透过量极低,体外肠上皮细胞屏障形成。加入PAF后,以100nmoVL对黏膜屏障通透性影响最大:电镜下见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断裂,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稀疏;免疫荧光可见紧密连接的标志蛋白ZO-1荧光信号减弱,ZO-1环断裂,胞浆内可见阳性染色,提示其向膜下转移。此时,TEER值下降,荧光黄透过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形态学改变规律一致;ZO—1蛋白表达亦降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形态学及细胞通透性验证,培养2~3周的Caco-2细胞可形成肠屏障模型,用于体外肠黏膜屏障的研究;PAF影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破坏紧密连接结构,从而影响肠黏膜屏障通透性。
许玲芬张雪娇林楠郭静王洋孙梅
关键词:人结肠癌细胞系通透性血小板活化因子ZO-1蛋白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病例分析三项专业素质测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三项专业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留学生儿科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林楠侯阿娜孙梅尚云晓
关键词:CBLPBL留学生
小儿消化道出血1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定位诊断,探讨相应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因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儿病例174例进行分组、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中以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球炎多见;下消化道出血中以过敏性紫癜、肠息肉和Meckel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合并异位胃黏膜常见。28d至〈1岁组急慢性腹泻病为最常见病因,1~〈4岁组及4~〈7岁组直结肠息肉为最常见病因,7~14岁组过敏性紫癜为最常见病因。不同年龄组间比较,牛奶过敏合并慢性腹泻,维生素K1缺乏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更常见于28d至〈1岁组,过敏性紫癜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更常见于7~14岁组,其他疾病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消化道出血患儿的诊断应详细采集病史,完善胃镜,结肠镜,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等全面的辅助检查,积极给予补液,止血,抑酸等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
林楠闻德亮孙梅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出血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病例分析三项专业素质测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三项专业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践能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林楠高阳孙梅尚云晓
关键词:儿科学
肠黏膜屏障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反复发作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肠黏膜屏障是指正常肠道具有的将肠腔内物质与机体内环境隔离的功能,它能够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黏膜下层组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中的任一功能环节或其相互作用障碍,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明确肠黏膜屏障损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有效维持和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林楠孙梅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屏障发病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