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玉瑶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被引量:1
- 2013年
- 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三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则从认同走向反抗与疏离。
- 张海元田婷查玉瑶
- 关键词:老舍研究启蒙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被引量:8
- 2016年
-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段"、内容编排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方式方法"接地气"、课程评价与学生道德认知成长相统一。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虽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衔接缺乏、教学区分模糊、学习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不足,有必要通过完善内容融入层次性、区分教学方式和整合社会合力来改善。
- 查玉瑶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课程衔接性中小学学生德育教材
- 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
- 2014年
-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 查玉瑶张海元
- 关键词:老舍
-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 2015年
- 丰子恺的《渐》是散文名篇,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文本细读并对丰子恺一贯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丰子恺写《渐》,应该是希望世人能够从"渐"中把握好时间并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拥有"大人生"和"大人格"的人,而所谓的"大人生"、"大人格"则是那种看透社会人生又懂得舍己为人的一种价值取向。
- 张海元查玉瑶
- 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
- 2015年
-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其学科性质问题就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虽然分歧极大,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不断趋向科学。本文拟梳理出语文学科性质论争的主要观点,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
- 查玉瑶黎敏
- 关键词:语文学科性质思想性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