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钟控基因PER1、P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钟控基因PER1、P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确时钟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办法检测PER1、PER2基因蛋白表达,与病理和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R1、PER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乳腺癌PER1蛋白表达和ER、PR、c-erb B2表达、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和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无相关性。PER2表达和c-erb B2、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和年龄、ER、PR、肿瘤大小和分期无相关性。结论:钟控基因PER1、PER2表达缺失和乳腺癌发生有关,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张寅斌焦菊凤梁亮刘梅管海涛马宇光
- 关键词:PER1PER2乳腺癌
- 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Ⅲ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2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 80%和44. 50%,2年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 50%和40. 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all 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均为Ⅲ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在不良反应可耐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并在8周内完成放疗,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
- 包兴梁亮金迎迎康华峰马红兵白明华
- 关键词:宫颈癌疗效预后因素
- 二甲双胍联合compound C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compound C)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培养,分别以完全培养基为空白组,4T1细胞为对照组,在细胞培养中分别加入浓度为2.5、5、10、20、40 mmol/L的二甲双胍为实验组1-5,以10 mmol/L的二甲双胍联合20μmol/Lcompound C的为实验组6,20μmol/L compound C的为实验组7。检测各组细胞株增殖情况及细胞内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二甲双胍作用24、48 h时,实验组1与对照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2-5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2 h时,实验组1-5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4、5在24、48、72 h时,各组cyclin D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48 h时cyclin D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24 h时(P〈0.05);72 h时cyclin D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各组48 h时(P〈0.05);实验组3 cyclin D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6、7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抑制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而compound C对其有拮抗作用;二甲双胍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有下调作用。
- 马宇光张寅斌梁亮赵阳焦菊凤昝瑛
- 关键词:二甲双胍COMPOUND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D1
- 基于广义切比雪夫函数的同轴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
- 梁亮
- 胃癌组织中miR-124a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甲基化与Rb和CDK6表达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hsa-miR-124aDNA甲基化状态;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b和CDK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hsa-miR-124a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甲基化状态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显著相关(P<0.05)。且hsa-miR-124a高甲基化状态与CDK6和Rb蛋白表达正相关(r=0.47,P<0.05;r=0.4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普遍存在hsa-miR-124a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高甲基化可通过上调CDK6及Rb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展。
- 昝瑛张寅斌马宇光梁亮惠文涛王西京
- 关键词:胃肿瘤
- 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
- 本发明属于取样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包括取样瓶、密封机构、引流机构、固定机构、收纳机构、负压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安装在取样瓶顶部的盖板,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安装在盖板上的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
- 梁亮孙质健
- 文献传递
- 一种肿瘤治疗用积液处理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治疗用积液处理设备,涉及积液处理技术领域。该种肿瘤治疗用积液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框,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设置在支撑框的上方,且第一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二移动板,两个...
- 梁亮杨丽惠马宇光孙质健王梦
- HER-2基因突变在恶性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在分子水平上对肿瘤发生、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HER-2这一原癌基因在恶性实体瘤中的作用有了丰富的认识。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HER-2基因扩增相比,某些HER-2“热点”突变在多种癌症类型中起致癌性驱动作用,且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转化能力,有临床试验也验证了以HER-2为靶点的药物对各种携带HER-2突变肿瘤的敏感性。此外,应用下一代测序(NGS)或实时定量PCR(RT-PCR)对活检组织或循环游离DNA(cfDNA)中的基因突变可进行鉴定。本文就HER-2突变在不同恶性实体瘤中的研究现状和临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包括HER-2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检测方法、突变类型及治疗策略等,以便为下一代抗HER-2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 吕伟张淑群靳耀锋梁亮马兴聪孙诗雨
- 关键词:恶性实体瘤乳腺癌
- DNMT3A/B同源保守区siRNA的构建及其对于前列腺癌TSU-PR1细胞迁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梁亮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复合凋亡通路介导的水飞蓟宾抑制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Silibinin)对荷人膀胱癌细胞563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培养于体外的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5637接种于裸鼠右后腿背侧皮下,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口服给予不同剂量的水飞蓟宾(0、50、100、200 mg/kg)后定期观察并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给药一定时间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leaved PARP、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表达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只裸鼠建模成功42只,随机选取40只进入实验,实验过程中无裸鼠死亡.通过测量实验过程中肿瘤体积算得在32 d观察结束时,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8%、47.64%、63.14%(F=52.79,P<0.01);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分别为(1.54±0.25)、(1.46±0.22)、(0.94±0.15)和(0.72±0.1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90,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为(6.70±1.34)、(8.08±1.19)、(26.11±1.91)、(44.87 ±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4.17,P<0.01),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没有明显差别(P=0.14);各组间Caspase-3、Cleaved PARP、Bax、Bcl-2和Cyt-C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水飞蓟宾不同剂量组间及与对照组两两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性不尽一致.结论 水飞蓟宾在体内环境中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组织的生长,并且这种生长抑制作用随水飞蓟宾剂量增高而增强,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Caspase介导的细胞凋亡,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及Bcl-2家族蛋白表达下调/Bax家族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 赵华才孙羿闫召峰王志刚梁亮程永毅徐永刚
- 关键词:膀胱肿瘤水飞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