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文珺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首发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疗效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成像
  • 2篇磁刺激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大学生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症状
  • 1篇症状特点
  • 1篇少年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导航定位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京医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武文珺
  • 2篇印弘
  • 2篇张瑞国
  • 2篇郭钒
  • 1篇张雅红
  • 1篇谭庆荣
  • 1篇崔龙彪
  • 1篇席一斌
  • 1篇彭正午
  • 1篇王晓慧
  • 1篇安宁豫
  • 1篇白渊翰
  • 1篇吴迪
  • 1篇王化宁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疗效预测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但目前尚未发现可用于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标记物或客观指标,临床治疗决策存在极大困难。研发生物标记物是走出精神分裂症疗效预测困境的切入点。神经影像学方法尤其是MRI可提取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特征作为生物学标记物,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进而辅助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预测、判断患者病程及预后,有助于个体化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预测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付宇斐吴旭莎武文珺郭钒席一斌安宁豫印弘崔龙彪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生物标记物
青少年首发双相情感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特点及对诊断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首次发作时症状特点、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住院,年龄13~17岁,诊断为首次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的11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首次就诊误诊86例,占72.26%;其中,躁狂发作误诊14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为12例,误诊8例(66.67%);抑郁发作误诊7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为26例,误诊24例(92.31%).混合发作误诊1例,且伴精神病性症状.在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最频繁的为关系妄想(27例),其次为幻觉(10例).结论精神病性症状对于首次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来说对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意义更大.青少年双相请障碍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形式、内容广泛.重视精神病性症状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中的诊断作用,对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诊断率有重大意义.
武文珺张瑞国王莹白渊翰王化宁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精神病性症状
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认知损害及其对教育策略的提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及其对相应教育策略的提示。方法纳入4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以及45名人口学特征匹配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数字符号评估所有大学生的认知功能,并进行症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PANSS总积分、阳性症状积分、阴性症状积分、一般精神病理积分分别为(84.3±14.6)、(20.9±5.1)、(20.3±8.4)、(43.1±8.3)分。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数字广度顺背与倒背原始分、数字符号的原始分、数字广度量表分、数字符号量表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未见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存在工作记忆、注意、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认知损害。探寻基于上述改变的患病学生针对性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病耻感,减少被歧视,促进患病学生的全程管理和早期及时干预,以期恢复其社会功能。
崔龙彪张海军张亚娟张雅红吴迪武文珺王晓慧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教育策略
磁共振成像在精神分裂症重复经颅磁刺激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SZ)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局部神经调节的研究之中。rTMS对治疗SZ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SZ的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然而,如何精确定位和刺激强度的选择以及哪些SZ患者最适合rTMS治疗等问题尚未明确。运用MRI等影像学方法,从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角度去探究rTMS的治疗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对于rTMS定位和评估治疗结果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就SZ患者进行rTMS治疗前后的头颅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了rTMS的潜在作用机制、疗效预测手段和神经导航定位等方面的最新发现,主要进展有额叶皮层厚度的改变、左半球颞顶皮层及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rTMS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有关,基于MRI的神经导航定位有利于提高疗效。
刘晓帆闫天才雒凌华孙晓龙武文珺郭钒印弘印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重复经颅磁刺激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定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辅助疗效.方法 将6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配合右侧前额叶背外侧部、10Hz高频rTMS.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及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进行基线、治疗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及汉密尔顿抑郁测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测评量表(HAMA)评定.结果 57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PCL总分及重现、回避、警觉性增高因子分、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末PCL测评总分、重现、警觉性增高因子、HAMA治疗前后评分差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能够改善PTSD的核心症状及抑郁、焦虑症状;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增加对PTSD的重现、警觉性增高等核心症状及焦虑症状的疗效.
武文珺彭正午张瑞国谭庆荣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帕罗西汀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