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心标
- 作品数:69 被引量:14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互相关误差泛函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最小二乘偏移可以得到成像质量更高的剖面,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岩性储层成像和储层参数反演。但是,最小二乘偏移在实用化过程中却很难实现其高精度岩性成像的目标。在分析传统的最小二乘偏移存在的问题后,发展了一种基于相位匹配的最小二乘偏移方法,该方法舍弃了传统的二次型泛函,采用互相关泛函,更多地强调相位信息在最小二乘偏移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实际资料。通过对互相关误差泛函构建、逆时反偏移合成预测数据、梯度预条件处理、共轭梯度法迭代求解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实现了基于互相关误差泛函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简单凹陷模型和复杂salt模型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王连坤方伍宝段心标胡光辉李振春万弘
- 关键词:相位匹配
- 逆时偏移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37
- 2010年
- 逆时偏移比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和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更适于复杂构造成像。基于双程波波动方程进行波场逆时外推,并应用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可以得到逆时偏移数据体。实例分析表明,逆时偏移对盐体侧翼及盐下构造的成像效果要优于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然而,由于采用有限差分算法以及需要保存大量的震源波场数据,因而逆时偏移的计算成本很高,使其无法适应大数据量的地震数据处理;而由互相关成像条件引入的低频噪声也是困扰逆时偏移实用化的一个问题。在总结和分析逆时偏移技术的进展以及国外地球物理公司关于逆时偏移技术发展策略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现状,阐明了逆时偏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分析认为,进一步提高逆时偏移的计算效率仍然是未来几年逆时偏移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弹性波逆时偏移和各向异性逆时偏移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 杨勤勇段心标
- 关键词:逆时偏移低频噪声实用化
- 基于L-BFGS算法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BFGS算法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勘探区的声波速度模型和声波速度模型的共炮点记录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成像结果;根据初始成像结果计算目标勘探区的合成地震记录和原始观测...
- 陶永慧段心标
- 文献传递
- 覆盖次数均衡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覆盖次数均衡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均衡处理面元;对面元内的道数据进行统计,确定面元内的覆盖次数;通过覆盖次数计算均衡化因子;根据均衡化因子,计算覆盖次数均衡化的地震数...
- 段心标亢永敢武永山杨祥森
- 一种通过时变频谱延拓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时变频谱延拓提高分辨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震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时间窗口;对每个时间窗口内的地震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对小波变换后的地震数据逐个进行频谱延拓;以及利用小波变换反变换重构地震数据。通过...
- 谢金娥段心标
- 文献传递
- 基于MapReduce并行框架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MapReduce并行框架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针对叠前地震数据体,确定作业任务总数;在Map阶段,将所有作业任务在至少一个节点的每个节点上的每个Map作业内进行Map内炮域偏移并...
- 陶永慧段心标李博
- 基于APSO-MCMC的叠前三参数同步随机反演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确定性叠前三参数反演存在的精度低、稳定性差、抗噪性差以及过度依赖初始模型的问题,虽然利用随机反演方法实现叠前三参数同步反演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此类方法反演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了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APSO-MCMC)算法以提高叠前三参数反演的计算效率。结合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的变化统计扰动关系,建立模型扰动的高斯分布,根据三参数扰动先验分布抽样获取初始粒子群。在每一步迭代过程中,利用跃迁矩阵改变粒子的演化,根据粒子之间的距离计算演化因子,判定粒子群的收敛状态。此外,利用精英策略,帮助粒子实现跳出局部极小值的困境。由于传统叠前近似公式在宽角度区域与非近似公式误差较大,故利用Zoeppritz公式来保证叠前三参数反演在各个角度的精度。NS地区二维海洋实际数据应用表明,该方法估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有效,稳定收敛,计算效率高于传统的随机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抗噪性。
- 向坤陈科段心标郑栋宇
- 关键词:马尔科夫链叠前反演随机反演目标函数
- 应用GPU的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被引量:1
- 2020年
- 逆时偏移是针对复杂构造的主流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常规逆时偏移技术大多采用高阶有限差分和成像后滤波算法。由于实际偏移的计算网格较大造成空间频散现象和成像后的去低频噪声滤波会损害有效低频信息,因此成像频宽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提出基于GPU的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方法。即采用傅里叶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波场传播计算,波场外推中直接在时间—波数域做显式波场分解和互相关成像;同时采用基于GPU的算法,显著提高了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的计算速度。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实现对高、低频有效信息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地震成像分辨率。
- 段心标
- 关键词:逆时偏移傅里叶有限差分
- 最小二乘偏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6
- 2018年
- 地震勘探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定量地、精确地描述油气藏,地震波成像由定位反射(散射)点位置发展到当前的估计(角度)反射系数是地震勘探的核心需求。一般地,逆时偏移是复杂介质成像最精确的方法,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是估计(角度)反射系数的理想选择。最小二乘偏移成像基于线性反演理论框架,理论上能够消除采集照明不佳的影响、均衡成像振幅以及提高成像分辨率。然而,该理论优势并没有被转化成预期的实用效果,最小二乘偏移技术的生产应用仍然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对国内外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技术的方法原理,指明了该技术的理论优势,分析了数据域迭代反演算法和成像域非迭代反演算法两种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的特点,认为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至今尚未规模化应用于生产的原因在于:(1)背景速度的精度不能满足线性反演成像问题的假设条件;(2)Born近似正演算子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观测数据中的一次反(散)射波;(3)噪声不满足高斯假设条件;(4)子波未知增加了模拟数据的误差;(5)计算量大等。最后指出,合理的数据匹配技巧、合适的正则化技术及近似计算Hessian逆矩阵是未来最小二乘偏移技术应用研究的方向,长期看应该将最小二乘偏移成像融入到全波形反演(FWI)中。
- 杨勤勇段心标
- 关键词:反演成像
- 应用反射理论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被引量:7
- 2020年
- 最小二乘偏移是在线性反演理论下求解模型空间的精确解,相对于常规偏移具有更高成像分辨率、保幅性,且可减少成像假象。经典最小二乘偏移以散射波线性化表达为基础,成像实质是估计介质的散射强度。由于地下实际地层以层状介质为主,反射成像是实际应用中最小二乘偏移技术的目标。文中重点讨论散射理论与反射理论两种线性化表达方法的不同,根据实际应用中偏移成像的需求,选择忽略角度信息的反射理论线性化表达反偏移方法,建立了一套估计平均反射系数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流程。Sigsbee2a模型验证了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实际三维探区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逆时偏移方法相比,该方法"串珠"成像收敛效果更好,对深层大断裂、层间小断层的刻画更清晰。
- 段心标王华忠邓光校
- 关键词:散射理论反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