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基德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562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学者风采 汪基德
- 2015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政协开封市第九届委员、第十届常委,政协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
- 汪基德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者信息技术教育常务理事教学指导
- Oxford itools教学软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年
- Oxford itools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教学白板软件。以开封市七彩阳光英语教育中心四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对两对平行班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Oxford itools教学软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使课堂贴近生活,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验也发现该教学软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 汪基德孙霞云
- 关键词:教学软件儿童英语教学
-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被引量:223
- 2014年
- MOOC如"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整个教育界。学者们对MOOC看法不一,各执一词。我们既不能因为把MOOC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作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MOOC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要正视MOOC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遭到质疑等问题,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借鉴远程教育的经验,完善学习支持系统,让MOOC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
- 关键词:传统课程在线教育
-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被引量:64
- 2013年
- 2007年以来,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化建设等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词汇。从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到各省市、地区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表现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应用与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 朱书慧汪基德
-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家园共育
- 教育学科不同专业人员的教育技术观比较研究——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教育学类的其他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两类不同专业人员对电化教育的更名、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地位等问题的看法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教育学类专业人员赞成更名的比例高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观对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影响更深;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已基本得到认可,但它必须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认为应将教育技术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而相当一部分的其他专业人员则认为教育技术学应该属于课程与教学论下的三级学科,甚至有人认为不能成为独立学科。
- 汪基德黄华蕊郑静雅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 教育实验成败评价标准探讨被引量:4
- 2000年
- 正确合理地界定教育实验成败对于教育实验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几种不同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教育实验成败评价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实验遵循实验要求的前提下,以实验是否达到实验目标作为教育实验成败的界定标准。持该观点的学者指出:“如果一项实验遵循实验要求,实验结果达到了实验目标,那么假设被证实,本项实验成功。如果一项实验遵循实验要求。
- 汪基德杜晓利
- 关键词:教育实验教育科研教育质量
-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及其模型构建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主体,其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效果和质量。文章在界定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以及实证检验的多轮迭代,构建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模型,包括信息技术使用的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应用实践、行为习惯四个层面。该模型为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探索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提供了依据。
- 朱书慧汪基德
-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素养模型构建
- “智能化+5G”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2020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的要点与特色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2020年3月,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了《2020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此报告为地平线系列报告之一,可为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提供借鉴。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报告的整体框架,并重点阐释了报告的核心内容——六大新兴技术与实践。随后,文章对报告的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报告体现了“智能化+5G”的时代背景,并在内容、实践和方法上都有所改进。最后,文章结合报告分析,针对“智能化+5G”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我国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方旭汪基德马明月苗晶晶张赛宇
- 关键词:地平线报告新兴技术教育信息化
- 何以破解在线研修中教师的“共享困境”?——基于fsQCA的隐私感知类型与应对策略组态研究
- 2025年
- 作为教育数据的生产者与受益者,在线研修中教师的隐私决策制约数据要素流通效能。既有研究因未系统解析群体隐私感知异质性,导致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度防护倾向,抑制教育数据的价值转化。为此,亟需构建隐私治理框架实现数据效用与权益保护的协同优化。文章首先运用隐私计算理论的基本变量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教师隐私感知类型划分为评估平衡型、收益导向型、整体疏离型三类。随后,文章引入变量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隐私共享应对偏好的组态类型(包括互利式、折中式、裹挟式)和隐私保护应对偏好的组态类型(包括对抗式、选择式、警觉式)。研究发现,教师隐私应对行为存在悖论,其中风险规避并非核心诱因,而先前经验对其决策影响较大,且共享偏好受情境影响显著。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教师在隐私问题上的独特诉求和行为偏好,旨在为制定更具个性化的隐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
- 李梦王玥汪基德郝兆杰
- 关键词:教师研修
- 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探析:信息道德教育的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信息道德教育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教材中包含的信息道德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道德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基于信息道德教育的视角,通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8门主干课程教材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主干课程教材包含的信息道德内容较少,编排集中,完整性差,重于"说教"。课程编著者在今后主干课程教材的建设和修订中,应深入理解信息道德教育的内涵,革新信息道德教育的方法,加强信息道德教育与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以达到良好的信息德育教育的效果。
- 汪基德郝兆杰赵万霞
- 关键词:信息道德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