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大立

作品数:22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数据库
  • 5篇元数据
  • 3篇科学数据库
  • 2篇数据管理
  • 2篇基于WEB
  • 2篇GPS
  • 1篇单点
  • 1篇单点登录
  • 1篇登录
  • 1篇低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多任务
  • 1篇信息平台
  • 1篇业务流
  • 1篇业务流程管理
  • 1篇应力
  • 1篇应力监测
  • 1篇硬件

机构

  • 22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市勘测设...
  • 1篇西南电子电信...
  • 1篇中国卫星海上...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 1篇常熟瑞特电气...

作者

  • 22篇汪大立
  • 12篇张洁
  • 11篇凌晓良
  • 11篇朱建钢
  • 9篇张侠
  • 6篇李升贵
  • 3篇杨滨
  • 3篇单学武
  • 2篇程少华
  • 2篇潘增弟
  • 2篇杨惠根
  • 2篇艾松涛
  • 2篇赵卫权
  • 2篇谭德军
  • 2篇赵惠莉
  • 2篇温家洪
  • 2篇董兆乾
  • 1篇康建成
  • 1篇陈丹红
  • 1篇张北辰

传媒

  • 8篇极地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船舶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测绘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硬件平台建设和系统安全策略被引量:4
2005年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开放式多数据库集成的系统。依据系统功能需求,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网页发布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特色在于建立了元数据和数据集系统。极地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硬件环境是Xseries345,操作系统采用的是Unixware7.1.1(双CPU+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系统作RAID5冗余),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Oracle8i for Unixware。Web服务器的硬件环境是IBM Netfinity7100(双CPU),操作系统使用的是Windows2003Server,服务器软件为IIS6.0+Net Framwork1.1。目前已经建成“极区海洋学”,“日地物理学”两个子数据库,共涵盖2143个数据集,容量80G的数据在网上提供查询、下载服务。考虑到极地科学数据库现在的数据量有限,数据更新周期较长,更新量较大的特点,目前选用价格低、扩展能力强、成熟可靠的磁带备份技术。采用的备份策略是全量备份。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将来应考虑采用新的备份技术,实现备份的自动化,同时加强局域网内部的安全管理。
杨滨张洁张侠朱建钢汪大立凌晓良李升贵
关键词:科学数据库硬件平台系统安全
利用三维GPR探测北极夏季海冰厚度及下表面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3D雷达探测结合冰钻进行海冰测量。雷达剖面上可清楚识别冰-水界面,与冰钻测量结果较好地吻合。雷达3D图像清晰显示了冰底界面在3D方向的起伏变化以及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情况。对三维探测区域内海冰厚度统计显示,所测冰盘的平均厚度为4.15 m,较厚的区域位于左下角,最大厚度约为6.4 m,较薄的区域是在中央和左上角区域,最小的厚度小于3.0m。经过进一步计算可提供如海冰上下表面面积、海冰体积等参数,为遥感和数值模拟提供地面校核数据,也为海冰形成机制和动力作用过程研究提供佐证和依据。
王帮兵孙波田钢郭井学汪大立
关键词:北极海冰三维勘探
雪龙在线网络信息平台的研发与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雪龙在线是一个连接"雪龙"号与国内的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于海事卫星通讯链路(BGAN)将船上航行动态信息与科考仪器数据与国内服务器进行交换,并在互联网实时发布获取的动态数据,为极地考察主管部门、考察队员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雪龙"号航行状态、关注极地考察的窗口,并可通过国内专家团队和专业数据产品为"雪龙"号航行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撑。雪龙在线目前已经开发的功能包括:实时数据游览、计划航线浏览、实际航迹点抽样显示、查询某一天的实际航线、"雪龙"号动态数据曲线图浏览、"雪龙"号历史航迹回放、南极考察队相关新闻发布以及从国内向"雪龙"号传递海冰分布图等;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展陆地端到船端的信息传递和船岸双向互动功能。
艾松涛鄂栋臣朱建钢李升贵汪大立单学武刘健雷靖
关键词:数据交换GPSGIS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建设
本文从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结构、建设内容、系统特色和数据覆盖范围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使我国二十多年来南极考察获得的宝贵科学数据得到了科学的、有效的集中管理和充分共享,对于我国开展南极跨学科...
朱建钢张侠汪大立凌晓良张洁
关键词:科学数据集中管理
文献传递
探讨建立基于Web的中国南极环境评估系统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根据“马德里协议”与ATCM通过的其他相关议案对南极环境管理、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的要求,在系统研究澳大利亚南极局自2003年起运行的南极环境评估系统[1]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中国南极环境评估系统(Ch inese Antarctic Environm entEvaluation System,CAEES)。该系统在设计中将结合中国南极考察活动的特点、规模、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要求,涵盖一系列静态或动态的南极环境要素数据,同时综合相关学科专家的评估意见。该系统拟采取基于W eb的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南极环境的实时动态评估以及中国南极环境状况报告(Ch inese Ant-arctic Environm ental Report,CAER)的自动生成。
张洁凌晓良汪大立陈丹红
关键词:环境评估环境要素WEB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以三层体系结构开发基于Web的数据管理子系统被引量:8
2006年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的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在系统开发、数据存储、数据访问和控制等方面的先进性也在不断地应用到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中。三层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中间层应用程序,将原先运行在每个客户端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和处理过程转移到中间层执行,并通过网络共享给用户,克服了传统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在应用系统开发维护、客户端配置调整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数据管理子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的网络数据库设计思想,开发位于中间层的多种数据库应用程序,充分利用了三层体系结构在开发、维护及使用等诸多方面的先进性,为极地科学数据库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的手段,同时利用Internet这一网络工具,为不同专业学科数据的提交、收集、整理、入库和发布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汪大立朱建钢张侠凌晓良张洁
关键词:元数据库数据管理子系统中间层
基于GPS的“雪龙”船冲击式破冰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雪龙"号破冰船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考察船,破冰航行是极地船舶的重要特征之一。以"雪龙"号破冰船的GPS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模型算法识别冲击式破冰这一特殊的航行状态,在整个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航次的数据分析中,整体识别率超过86.1%,识别正确率达到98%以上。利用此算法,在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航次的破冰识别率也超过85%,识别正确率达到93.5%。雪龙船两个航次实测GPS数据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用性,而破冰识别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航次的破冰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异。
桂大伟庞小平沈权汪大立张洁艾松涛
关键词:GPS模式识别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
潘增弟董兆乾朱建钢张侠程少华秦为稼李升贵汪大立凌晓良赵卫权赵惠莉杨滨张洁方斌贤杨惠根刘瑞源温家洪钱嵩林
该项目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由极地海洋科学、极地日-地物理学、极地冰冻圈、极地气象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测绘学和极地生态与环境学等8个数据库构成的、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开放式的多学科数据库集成系统,首期完成...
关键词:
关键词:数据库元数据
中国极地考察站广域网通信建设与服务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南极两站卫星通信网络系统项目的建设,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广域网通信能力和站区网络通信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系统阐述南极两站的广域网通信现状,内容包括南极两站卫星通信链路的建设情况、考察站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情况以及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情况,涉及卫星通信、局域网以及VOIP等技术;对未来几年极地考察通信中可能会采用的通信技术建设提出建议。
单学武江天乐汪大立吕渊陆大海李英旭
关键词:广域网通信
南极难言岛固定冰年际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021年
通过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难言岛固定冰信息,获取了2008—2018年夏季固定冰的变化规律。利用曼努埃拉自动气象站(Manuela AWS)同期观测气象数据进行了固定冰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难言岛沿岸固定冰在每年11月覆盖范围最大, 12月底至1月初彻底消失, 2月底开始重新生长。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气温升高是固定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日均气温-10℃为固定冰面积增减的临界点,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固定冰开始减少。固定冰消减期处于年际风力最小时段,因此,虽然下降风有助于海冰漂离,但下降风仅是固定冰减少的次要驱动力。掌握南极科考站区固定冰变化规律,对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行程规划制定和具体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晓宇沈辉李春花于旭鹏汪大立
关键词:固定冰气温驱动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