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炳祥 作品数:12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关于海面上大气稳定度的计算问题 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提出仅需若干特定层次的风速与气温的观测(或计算)值便可算出大气稳定度的5个简化式。计算结果显示:(1)所论海区可沿用风速的对数律,而(气温—表面水温)的对数律是有条件地被采用;(2)R_1=R_2,R_1=ζ_2和ζ_3=ζ_2。 汪炳祥 王丽娜关键词:海面 稳定度 波群的波向线方程 被引量:6 1986年 海浪传入浅水域后发生的折射,是影响该海域的波动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关系到船舰在大陆架航行的安全,关系到近海和近岸海洋工程的选址及其结构物的设计,关系到海岸线和海滩的演变,所以日益引起海洋学界和海洋工程学界的注意和讨论。 汪炳祥关键词:波群 海浪折射 图解法 深水风浪预报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2 1985年 海浪的波高与周期是海洋工程的选址及其结构物的设计的两个重要参数。获取指定海域的这两个波要素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二:一是若已有海浪的观测资料,则可依谱或非谱的方法;一是如果没有资料,则借助于邻近海区的海浪资料,应用海浪的折射-绕射理论推算之, 汪炳祥 张就兹 武桂秋关键词:数据验证 莱州湾西部海域海浪的探讨 被引量:1 1985年 To select from among forecasting approaches to shallow water wave five that are more important and currently employed are used to hindcast a wind-wave in the western Laizhou Bay in this paper. The prediction value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wave data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vestigated water area, from which more reasionable values selected are treated as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H1/3) and average wave period(-↑T) of a 50-year return period at a depth of 20m below the mean low water, both values being 5.50 metres and 9.50 seconds respectively. 汪炳祥 张就兹 徐宏明关键词:海浪预报 风场资料 两参量的海面阻力系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997年 从风浪的能量平衡方程出发,引进若干风要素与波要素以及波要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经演算可导出海面阻力系数(CD)或是风速(U)和波龄(β)或是U和波高(H)的函数,然后沿用最小二乘法,终将得出4组12个回归方程。当β(或)或Hs为某一给定值,惟有U为唯一参量时,所提各式均可简化为非线性方程:CD=a+b·U+c·U2;式中a,b和c为三个经验系数。就所检验的例子而言,本文的结果与实际的符合较前人的为好。 汪炳祥关键词:海面 风浪 水面上大气稳定度的作用 1993年 讨论了水-气交界面上大气稳定度对C_D与U_(10)和U.与U_(10)等关系的影响,还探讨C_D如何受制于大气稳定度参量(TV)。指出大气稳定度的效应是明显的。由于所得的方程是以湖泊、内陆海、海湾和海洋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的,且数据达605组之多,故文中方程较具普遍性。所提方程都经初步验证。 汪炳祥关键词:大气稳定度 物理量 海面粗糙度的分析 被引量:4 1997年 表征海面粗糙程度的物理量有三:粗糙雷诺数(Rr)、空气动力学的粗糙长度(Z0)和阻力系数(C10).文中一方面探讨C10与Rr或Z0的关系,一方面讨论Z0的无因次量与波龄的关系.文中所用的资料既有大洋又有海湾还有湖泊的;为反映大气稳定度的影响,又将资料分为4组。所建的关系式,经检验或与现有式比较,显示出颇为令人满意的结果。Toba等人提出的Z0的无因次量与波龄成正比的关系,除前人指出其缺陷外,文中还据事实得出其存在是颇为勉强的。 汪炳祥 李国璋 陈伯海 吕红民关键词:海面 空气动力学 粗糙度 风浪与涌浪的划分判据 被引量:28 1990年 为了分别从深水海浪与浅水海浪中辨别出涌浪,文中提出三个判据:深水:U^2/H≤43.6,δ≤0.0193,β≥1.17;浅水:U^1/H≤62.0,δ≤0.0177,β≥1.07。就所检验的例子而言,只要海浪同时满足上述三判据中的任意两个就可定义为涌浪;依此所得的结果与观测数据的符合较现有判据的为好。 汪炳祥 常瑞芳 王一飞关键词:风浪 涌浪 判据 海浪 判别分析在海浪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将判别分析应用于海浪,目的在于分辨它是风浪或是涌浪。以深水波和浅水波的较广泛数据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就所检验的例子而言,所提函数给出的结果与实际海浪的符合较现有判据的为好。 汪炳祥关键词:海浪 风浪 涌浪 海浪的δ-β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990年 波陡和波令是描述海浪或应用其资料时常见的两个量。据不完全统计,两者的关系被提出迄今至少有12种。就所检验的例子而言,由本文提出的关系式(δ=0.0210·exp(0.0518β)/β^(0.5315))给出的计算值与实际海浪的符合程度优于现有的各种模式。 汪炳祥关键词: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