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静脉
  • 2篇急诊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病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掌握
  • 1篇知识掌握情况
  • 1篇输液
  • 1篇输液安全
  • 1篇浅静脉
  • 1篇浅静脉留置
  • 1篇浅静脉留置针
  • 1篇重度静脉炎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相关知识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沈喜
  • 2篇姚荷英
  • 2篇杨丽娟
  • 1篇卜美琦
  • 1篇王春燕
  • 1篇洪姗姗

传媒

  • 2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描述并评价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注射位置方面。结论:应加强对急诊科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潜能,以提高临床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杨丽娟沈喜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知识急诊科护士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对急诊输液患者通过采用分级分区护理模式,以提高输液安全性,减少护患矛盾,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方法:从2010年起,对每一位输液患者进行安全评估,由医生或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指标和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行分级: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使用某些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的特殊药物的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划分为一级患者,其他则为二级患者,并划分为红色高危区域和蓝色普通区域,对两个区域患者实施不同级别的输液管理。结果:此模式实施后,患者输液意外情况发生率较前下降,患者对护士输液技术、服务满意度等提高,而且护士对此模式的认同率和执行率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采取分级分区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因输液管理不慎引起的意外和隐患的产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地保证输液护理安全。
姚荷英沈喜王春燕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输液安全
1例心肌梗死病人心肺复苏后应用可达龙引起重度静脉炎的护理被引量:8
2010年
沈喜卜美琦姚荷英
关键词:心肺复苏可达龙静脉炎护理
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急救
2006年
沈喜洪姗姗杨丽娟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急救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