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振宇

作品数:49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6篇坏死
  • 6篇骨头
  • 6篇股骨
  • 6篇股骨头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血管
  • 5篇影像
  • 5篇缺血坏死
  • 4篇动脉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认知功能障碍
  • 4篇术后
  • 4篇术前
  • 4篇头坏死
  • 4篇轻度
  • 4篇轻度认知
  • 4篇轻度认知功能...
  • 4篇骨头坏死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门子医疗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47篇潘振宇
  • 17篇翟仁友
  • 13篇李坤
  • 13篇顾华
  • 12篇闫玉昌
  • 10篇钱晓军
  • 9篇蒋涛
  • 6篇刘东涛
  • 5篇李楠
  • 5篇丁毅
  • 5篇杨晋才
  • 4篇周立春
  • 3篇高春锦
  • 3篇龚翔
  • 3篇梁颖
  • 2篇靳二虎
  • 2篇王亚杰
  • 2篇王丽
  • 2篇黄仲夏
  • 2篇武连华

传媒

  • 8篇中华疝和腹壁...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将2018—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脑小血管病患者63例分成抑郁组(43例)、非抑郁组(20例)。均做脑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DTI,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处理双侧海马旁回的DTI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非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侧海马旁回抑郁组患者平均弥散率、轴向(平行)弥散率和径向(垂直)弥散率值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数各向异性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侧海马旁回抑郁组患者与非抑郁组患者分数各向异性、平均弥散率、轴向(平行)弥散率和径向(垂直)弥散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异常;DTI可以评估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
卜乔李坤刘东涛贾秀琴裴晓姣贾芮周立春潘振宇
关键词:抑郁症弥散张量成像海马旁回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脑小血管病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脑小血管病(CSVD)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CSVD患者64例,分为抑郁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经DKI扫描提取杏仁核参数,包括峰度参数:轴向峰度(Kax)、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FA)、平均峰度(Kmean)、径向峰度(Krad);扩散参数:平均扩散系数(Dmean)、径向扩散系数(Drad)及轴向扩散系数(Dax)。结果抑郁组HAMD评分、HAMA评分、左侧杏仁核Dax、Dmean、Drad明显高于对照组[16.0(12.0,22.0)分vs 0(0.0,4.0)分,12.0(6.0,21.0)分vs 0(0.0,3.0)分,(1.76±0.28)μm^2/ms vs(1.55±0.24)μm^2/ms,(1.51±0.25)μm^2/ms vs(1.35±0.21)μm^2/ms,(1.42±0.23)μm^2/ms vs(1.24±0.20)μm^2/ms,P<0.01],左侧杏仁核KFA明显低于对照组[0.28(0.24,0.33)vs 0.32(0.29,0.35,P=0.006]。左侧杏仁核Dax、Drad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右侧杏仁核Drad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KFA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DKI可发现CSVD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的变化,CSVD性抑郁患者左侧杏仁核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早于右侧。
李坤刘东涛卜乔贾秀琴冯翔石清磊蒋涛潘振宇
关键词:抑郁杏仁核大脑皮质
噪声指数在CT定位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噪声指数技术(noise index,NI)在肺部CT引导下穿刺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首次扫描采用胸部剂量(60 kV、100 mAs,NI20)扫描滤波反投影重建,后续监测穿刺针插入肿瘤过程扫描依次采用较高噪声(NI40)和高噪声指数(NI60)。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三种噪声指数剂量比较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47%与77%。3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穿刺活检检查监测穿刺针的诊断要求。结论:将噪声指数技术应用到低剂量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定位中,可以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刘晨鹏潘振宇闫玉昌李坤
关键词:噪声指数穿刺定位肺肿瘤
多层螺旋CT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和探究多层螺旋CT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评价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行手术证实的非裂孔性膈疝27例、膈膨升11例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易误诊点及鉴别点。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膈疝疝口左右径数值及前后径数值,并与术中测量的径线值进行比较,检验之间相关性。结果手术证实为膈疝27例患者中,经CT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影像诊断为膈疝24例,影像诊断准确率为88.88%(24/27);手术证实为膈膨升11例患者中,经影像观察诊断为膈膨升8例,准确率为72.72%(8/11)。关于膈疝左右径值、前后径值,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上与术中测量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径值、前后径值各自间均具有较强相关性(r=0.97,0.99;均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准确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辅以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可明显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多平面重建可多角度显示膈肌形态,准确判断膈肌的完整性及分辨胸腹腔邻近结构,并在相应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膈疝修补术前合适大小疝补片选择上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赵智勇闫玉昌关磊金淑溶潘振宇
关键词:膈疝膈膨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CT、MRI征象及术前评估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CT、MRI影像学特征及术前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个院区(本部及西区)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患者资料共14例,14例患者术前均行盆腔及盆底MR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腹盆部CT平扫。观察肿瘤的影像特征、血供情况及与盆底结构间的关系,同时对肿瘤所致会阴疝进行影像学测量。手术切除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1)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线平均(12.25±5.64)cm。(2)10例(71.4%)病变跨越尿生殖膈及盆膈疝入会阴区,形成盆腔、会阴、外阴联合肿块,疝口平均(21.45±18.99)cm^(2),疝囊平均(604.51±653.21)cm^(3)。(3)CT平扫低密度及MRT2高信号是病变富含黏液基质的特征性征象;T2WI及T1WI增强扫描病变内旋涡样及分层样改变是AAM较为特异的影像征象,提示病变富含成束走行胶原纤维及血管结构;DWI、ADC图像肿瘤均呈现高信号,ADC值较高,为(2.04±0.27)×10^(-3) cm/s,提示肿瘤无明显弥散受限。(4)肿块包膜完整9例,包膜局部不完整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5例。(5)10例盆腔、会阴、外阴联合肿块为多支动脉供血,主要为髂内动脉脏支、壁支分支,其中以阴部内动脉(10/10)供血最为常见,外阴区、腹股沟区肿块多为单支动脉供血。结论AAM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仅可以在鉴别诊断上提供信息,还可以细致评估肿瘤的供血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同时对于肿瘤所致会阴疝进行准确的测量,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潘振宇李坤裴晓娇闫玉昌龚翔都雪朝炼宇飞
关键词:血管粘液瘤侵袭性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辅助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疝补片修补术后并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辅助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疝补片修补术后并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腹壁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区域出现不适就诊患者82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观察;测量补片周围渗出及软组织异常的范围,测量渗出的CT值。结果 82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图像出现补片周围感染征象72例(87.8%);72例出现补片周围感染征象患者中,31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考虑合并补片感染;31例患者中29例经手术证实为补片感染,诊断符合率93.5%;补片感染患者腹壁疝补片周围区域积液CT值高于排除补片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辅助多平面重建技术,有助于评价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周围感染的范围以及组织结构受累的程度,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
闫玉昌蒋涛潘振宇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眶下筛房的影像解剖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眶下筛房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分析其与鼻窦黏膜增厚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从头面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连续病例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60例(520侧)进行回顾性研究,图像数据行多层面重组(MPR)及仿真内镜重组(VR),观察眶下筛房的显示率、起源、分型等情况;分析眶下筛房的存在与鼻窦黏膜增厚的关系;测量上颌窦口区眶下筛房的最大横径、上颌窦口横径,观察眶下筛房炎性征象及上颌窦口黏膜碰触情况,应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与鼻窦黏膜增厚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260例眶下筛房的显示率:单侧26.1%(68例),双侧对称31.2%(81例),单双侧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P〉0.05)。左右分侧观察,两侧显示眶下筛房合计230侧,左侧占52.2%(120侧),右侧占47.8%(110侧),左、右侧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2)眶下筛房的起源:单纯起源于前组筛房124侧(53.9%),单纯起源于后组筛房62侧(27.0%),既有起源于前组筛房、又有起源于后组筛房的眶下筛房44侧(19.1%)。(3)眶下筛房的分型:共分3型,起源于前组筛房的以Ⅰ型为主(160侧),Ⅱ、Ⅲ型少见;起源于后组筛房的Ⅱ(48侧)、Ⅲ型(45侧)更为多见,不同起源的眶下筛房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433,P〈0.01)。(4)眶下筛房与鼻窦黏膜增厚的关系:眶下筛房鼻窦黏膜增厚165侧,无鼻窦黏膜增厚192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5)。鼻窦黏膜增厚时上颌窦口区眶下筛房的最大横径为(4.48±1.28)mm,未增厚时为(4.54±1.18)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05);鼻窦黏膜增厚时上颌窦口径线为(2�
潘振宇钱晓军顾华翟仁友
关键词:筛窦解剖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部CT扫描(低剂量)在腹壁疝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在腹壁疝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腹部扫描(低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放射科收治65例腹壁疝患者的资料。在临床初次检查时行正常剂量(260m As组)进行腹部CT扫描,在其后进行的腹部增强时将平扫序列降低为原来的50%剂量(130 mAs组),观察并比较效果。结果正常剂量组优良率(92.30%)稍高于低剂量组(83.10%),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1,P=0.684)。260m As组的CNR及SNR分别为12.17±1.86、3.66±1.15,稍高于130 mAs组10.26±2.16、2.87±1.06,260 mAs组的SD为9.6±1.61稍低于130 mAs组11.5±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85、0.375、0.411,P均<0.05)。结论腹部CT扫描(低剂量)在腹壁疝的应用效果良好,相比较常规剂量而言,在图像质量和噪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因而值得在腹壁疝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借鉴和使用。
刘晨鹏潘振宇龚翔金淑荣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低剂量腹壁疝
精细化检查流程在盆底疝动态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检查质量和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0例盆底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MRI检查,试验组在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流程,对比2组患者动态MRI的影像质量和患者心理方面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时间试验组(49.33±3.32)min低于对照组(54.33±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阳性率试验组阳性率100%(15/15)高于对照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前焦虑评分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后焦虑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有助于提高检查质量,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金淑溶李坤刘晨鹏潘振宇
关键词:盆底疝磁共振成像患者满意度
MSCT灌注成像对高压氧早期干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的定量研究
:采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SANFH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研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血股骨头血流灌注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分入7组,每组8只。参照Yamamoto的方法对M组及...
杨晋才潘振宇顾华李楠钱晓军翟仁友武连华高春锦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类固醇高压氧MSCT灌注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