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火雷鸣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棘突
  • 4篇脑损伤
  • 4篇经济负担
  • 3篇支撑架
  • 3篇颅骨
  • 3篇颅骨修复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脊髓
  • 3篇脊柱
  • 3篇脊椎
  • 3篇骨瓣
  • 3篇骨窗
  • 3篇骨修复
  • 2篇亚低温
  • 2篇医生
  • 2篇伤患者
  • 2篇上板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神经保护作用

机构

  • 15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7篇火雷鸣
  • 10篇郑茂华
  • 9篇张永红
  • 9篇文新忠
  • 9篇杨刚
  • 9篇徐吉光
  • 3篇陈广迪
  • 1篇张振洲
  • 1篇周成武
  • 1篇魏花萍
  • 1篇田永强
  • 1篇王晓芸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入院后24 h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6 000 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2 w。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并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及预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脑脊液谷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使用rhEPO可减轻损伤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对颅脑损伤患者有神经保护作用。
张永红文新忠徐吉光陈广迪郑茂华杨刚火雷鸣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颅脑损伤谷氨酸神经保护
紫檀芪减轻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紫檀芪(PTE)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后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紫檀芪治疗组(PTE+IR)和ZnPP拮抗紫檀芪治疗组(PTE+ZnPP+IR),其中PTE的剂量为5 mg/kg,于建立模型(IR)前连续5 d每天腹腔给药1次,ZnPP以3 mg/kg的剂量于IR前30 min及IR后24 h分别腹腔给药1次;然后于缺血性脑损伤后48 h进行脑钠离子(Na^(+))含量测定;于缺血性脑损伤后6、24及48 h(IR6、IR24及IR48 h)使用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HO-1蛋白的表达,OxyBlot蛋白氧化试剂盒检测羰基含量。结果:PTE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缺血侧脑组织Na+含量、抑制脑细胞凋亡、降低Bax/Bcl-2的比值和上调HO-1的表达,同时PTE可减轻小鼠缺血侧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但是PTE的这些神经保护作用可被ZnPP逆转。结论:PTE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田士来康军林魏玉娥武志郑茂华火雷鸣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氧化应激小鼠
棘突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棘突固定装置。该棘突固定装置由两个呈“7”字形的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相互反置扣合而成,所述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由横边和纵边构成,所述横边的一个顶端设有调节孔,另一个顶端设有固定孔,所述纵边上...
火雷鸣郑茂华张永红杨刚徐吉光文新忠
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后垂体内分泌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本文对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后垂体内分泌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40例急性重度(GCS评分≤8分)弥漫性轴索伤后6h内入院的病人立即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22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采用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
火雷鸣
关键词:颅脑损伤轴索损伤亚低温疗法
文献传递
miR-128-3P通过靶基因NPTX1调控IRS1/PI3K/AKT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  神经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左右,占颅内恶性肿瘤的80%。miR-128-3P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参与脂肪的合成与降解,调节肿瘤干细胞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
火雷鸣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瘤胰岛素受体底物1细胞增殖
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脑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旨在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脑损害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对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表现为脑出血、脑水肿甚至存在生命体征微弱等问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0〔平均(66.5±5.5)〕岁,
火雷鸣
关键词:醒脑静脑出血脑水肿
胶质瘤术后组织中LGR5D和ERCC1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2014年
目的分析LGR5D和ERCC1在胶质瘤患者术后阳性表达情况,并评价LGR5D和ERCC1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82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对照组选择82例急性颅脑损伤并行内减压术切除脑组织(脑组织正常)患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R5D和ERCC1阳性表达率,并统计不同肿瘤直径、Ki6、肿瘤分期患者的LGR5D和ERCC1表达阳性率,探讨LGR5D和ERCC1与术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LGR5D和ERCC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2cm、Ki67〉25%、肿瘤分期Ⅲ-Ⅳ期患者的LGR5D和ERCC1阳性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cm、Ki67≤25%、肿瘤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胶质瘤患者的LGR5D和ERCC1表达具有协同作用,并与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LGR5D和ERCC1在胶质瘤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而且存在协同效应。通过分析LGR5D和ERCC1的表达,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提升治疗效果。
火雷鸣
关键词:胶质瘤ERCC1
垂直十字刃垂体瘤刮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十字刃垂体瘤刮圈,它包括手柄、长颈柄和刮圈,所述刮圈通过连接杆与长颈柄相连接,连接杆与长颈柄的夹角为120‑150°,刮圈内设有交叉呈十字的刀刃,刀刃的端部与刮圈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火雷鸣
文献传递
颅骨修复支撑架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颅骨修复支撑架,本颅骨修复支撑架呈“工”字形,它包括底板、活动上板、固定上板,所述底板两侧边的中部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上板与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上板与支撑杆的顶...
火雷鸣郑茂华张永红杨刚徐吉光文新忠
棘突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棘突固定装置。该棘突固定装置由两个呈“7”字形的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相互反置扣合而成,所述棘突固定装置本体由横边和纵边构成,所述横边的一个顶端设有调节孔,另一个顶端设有固定孔,所述纵...
火雷鸣郑茂华张永红杨刚徐吉光文新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