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烟贯发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遥感
  • 4篇反演
  • 3篇遥感反演
  • 3篇生态
  • 3篇松花江哈尔滨...
  • 3篇哈尔滨段
  • 2篇地理
  • 2篇悬浮物
  • 2篇遥感影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被
  • 2篇植被分布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松花江流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教学
  • 2篇工业结构升级
  • 2篇RS
  • 2篇DEM
  • 1篇地理信息

机构

  • 17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黑龙江省水利...

作者

  • 17篇烟贯发
  • 5篇张冬有
  • 5篇杨旭
  • 4篇齐少群
  • 4篇武晓威
  • 3篇王芳
  • 3篇叶华香
  • 3篇周嘉
  • 3篇万鲁河
  • 2篇王彤
  • 2篇温智虹
  • 2篇张玉红
  • 2篇郑元福
  • 2篇张思冲
  • 1篇李春艳
  • 1篇那晓东
  • 1篇吴相利
  • 1篇张丽娟
  • 1篇高梅香
  • 1篇何萍

传媒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高教学刊
  • 1篇职业教育发展
  • 1篇第四届“测绘...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S和DEM的长白山天池植被分布的坡度坡向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山,其地物景观不仅有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而且有显著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现象及其分布随高度而变化的规律,应用遥感影像和DEM相结合,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平台上进行坡度坡向等空间分析,速度快周期短,而且可视化效果好,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随高度的变化各种自然因素随之改变,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
烟贯发万鲁河温智虹张羽威
关键词:DEM坡度分析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竞赛实践教学研究
2022年
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开展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环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出课程竞赛驱动知识点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文章分析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开设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中的问题,并进行了具体思考,最后设计并提出了四项课程教学实践竞赛,以促进课程的教学。
齐少群烟贯发那晓东张玉红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实践教学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环境规制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2024年
近年来,城市环境规制效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人口、污染物等数据,分析城市环境规制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间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环境规制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动,波动的节点主要发生在2015年.2.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环境规制效率存在“西南高东北低”的现象;其中辽宁省表现最突出,环境规制效率高等级城市占比高达57.14%,并且以大连市和抚顺市为辐射中心带动周围城市提高环境规制效率.3.从影响因素来看,自然因素中对环境规制效率产生最密切联系的是自然旅游资源;人文因素中对环境规制效率产生最密切联系的是GDP,自然旅游资源越丰富,GDP越高,越利于环境规制效率提高.
赵倩杨旭张梦茜周嘉烟贯发武晓威王芳
关键词:时空演化特征
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探讨
2023年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一环。为此,本文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对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通过文献检索、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构建了包括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人格、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科研环境6个一级指标以及逻辑思维等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从而为地理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明晰了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杨旭冯钰时烟贯发武晓威王芳陈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
基于改进的PSO优化LSSVM参数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悬浮物的遥感反演被引量:13
2014年
悬浮物是松花江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上29个采样点的实测高光谱和悬浮物浓度数据,用20个采样点数据为训练集,9个采样点数据为测试集.将机器学习和全局优化智能计算方法引入,应用改进的粒子群(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以均方根误差RMSE为适应度函数,根据迭代得到LSSVM最优参数值,用700 nm和750 nm光谱反射率比值(R700/R750)为特征变量,悬浮物数据为目标变量,用训练集数据训练得到反演模型,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得到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10.11 mg·L-1,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0.72%,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52,该方法可用来对其它水质参数反演预测提供参照.
烟贯发张雪萍王书玉张冬有杜百利景伟伟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悬浮物遥感反演
工业结构升级视角下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
2024年
以2012~2022年黑龙江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探究工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生态环境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生态环境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生态环境呈现中部>西部>东部的格局,空间呈片状分布规律.2.双变量全局自相关指数表明,工业结构升级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正向关联性.3.从生态环境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看,工业结构升级对生态环境呈正向相关;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生态环境质量均呈现负向的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生态保护和管理,促进黑龙江省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李睿杨旭周嘉烟贯发武晓威王芳
关键词:工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双碳”目标下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分析
2024年
基于2011~2022年黑龙江省地级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格局上看,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伊春市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整体格局.3.工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在研究期间呈现“东-西”方向的趋势.4.对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最强的因素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干预程度(GOV)、人口(POP);且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个因素的独立作用.
袁毓杨旭周嘉烟贯发武晓威王芳
关键词:工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及其生态经济问题探讨
2014年
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能够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促进城市边缘区生态建设。本研究采用乡镇综合实力指数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城市边缘区范围及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市边缘区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企业之间缺少产业链条联系、耕地面积急剧缩减和政府规划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引导优化产业链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强化统一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的生态建设水平。
何萍王永杰高梅香烟贯发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生态经济问题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高锰酸盐指数的遥感反演被引量:2
2013年
以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高锰酸钾指数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7月14~15日,测定了11个断面31个采样点的高锰酸钾指数数据,同步获取了采样点水质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相关性统计分析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其中21个样点数据构建反演模型,得到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90,用10个样点数据进行验证,得到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439 mg·L-1,平均绝对偏差(MAD)为0.365 mg·L-1,平均绝对偏差率(MADR)为8.43%.
烟贯发齐少群张思冲李春艳郑元福叶华香
关键词:高锰酸钾指数遥感反演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理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3年
当前,我国地理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对地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基于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对地理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关内容进行了探究。通过结合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明晰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地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招生模式与管理体系、导师队伍建设、科研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提高地理学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杨旭冯钰时烟贯发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