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丹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共混
  • 3篇共混物
  • 3篇共聚
  • 3篇共聚物
  • 2篇丁二烯
  • 2篇接枝
  • 2篇接枝共聚
  • 2篇接枝共聚物
  • 2篇苯乙烯
  • 1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丁二烯-苯乙...
  • 1篇增韧
  • 1篇增容
  • 1篇三元共聚
  • 1篇三元共聚物
  • 1篇树脂
  • 1篇尼龙
  • 1篇尼龙-6
  • 1篇凝胶含量

机构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丹丹
  • 2篇张会轩
  • 2篇谭志勇
  • 2篇陈敏
  • 1篇李外
  • 1篇穆兴文
  • 1篇陈文强
  • 1篇肖凌寒

传媒

  • 2篇中国塑料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星形结构SAN树脂的合成及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高温连续溶液聚合方法,以甲苯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醇(TDDM)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分别以四官能团引发剂和单官能团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引发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T-SAN和M-SAN,并将其与含胶量为60%的ABS粉料共混制备了不同含胶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T-ABS和M-ABS。比较了两种SAN树脂的性能及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四官能团引发剂和单官能团引发剂合成的T-SAN和M-SAN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但T-SAN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耐热性;T-ABS树脂的冲击强度较M-ABS树脂提高了17%左右,拉伸强度几乎完全相同;橡胶粒子在T-SAN中分散更均匀,粒径更均一,断裂发白区橡胶粒子形变更明显。
陈敏曹春雷王丹丹肖凌寒张会轩
LLDPE/POE共混物的交联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α-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研究了工艺、配方对LLDPE/POE共混物凝胶含量的影响,以及凝胶含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LDPE/PO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在170℃,30min的条件下DCP能充分分解引发交联反应,DCP用量为1.5%时,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再增加时凝胶含量不再增加。DCP的加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影响不大。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其动态力学行为有影响。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拉伸性能影响不大。
谭志勇陈文强李外王丹丹
关键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化学交联凝胶含量
官能化接枝共聚物增容PA6/PS共混物的研究
2010年
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通过乳液聚合接枝到聚丁二烯(PB)上,形成核壳结构接枝共聚物PB-g-PS和官能化接枝共聚物PB-g-(St-GMA),并考察了其对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入1%官能化单体GMA后,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增加,PA6与PS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值变小,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B-g-(St-GMA)可以改善PA6/PS共混物的相容性。继续增加PB-g-(St-GMA)中GMA含量时,共混物相容性下降。
谭志勇王丹丹穆兴文陈敏张会轩
关键词:聚酰胺6
核壳粒子在两相共混物中的定向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许多聚合物都需要进行增容增韧的改性。其中,核壳结构改性剂由于其所具有的尺寸可控性、品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可调性,使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同时,应用核壳结构改性剂也使改性后聚合物的性能得到更好的优化和控制,在各种聚合物的改性...
王丹丹
关键词:尼龙-6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增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