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融合被引量:2
- 2015年
- 高校大学生党建与诚信教育工作在培养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与诉求,同时也面临共同的困境和问题。为应对共同的挑战,大学生党建工作以弘扬诚信精神、实现诚信人生为导向,积极塑造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诚信文化;诚信教育要充分挖掘时代内涵,构建诚信教育的科学体系,不断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
- 王亚南
-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诚信教育
- 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
- 源于西方消费社会的消费主义正在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在大众文化和传媒的推动下,已经、正在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生影响。论文以“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为题对中国语境下消费主义进行研究。作为理论的消费...
- 王亚南
- 关键词:中国语境消费主义辩证思考意识形态哲学思想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消费主义思潮的引领与超越被引量:3
- 2015年
- 消费主义思潮是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的结合,其价值表征在于消费主义作为价值观、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并呈现向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中心化的价值趋势。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大学生在凝聚价值共识上呈现"生态断裂"、"价值冲突"和"底线危机"的价值困惑。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价值挑战,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主义,实现价值超越。
- 赵勇王亚南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费主义
-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率先而动、顺势而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王亚南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地方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
- 论消费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优化
- 2014年
- 消费主义引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话语系统、言说方式发生部分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话语权威和教学形象造成挑战,但它也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来源,并部分释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言说权力——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在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王亚南
- 关键词:消费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
-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研究
-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众文化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众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 王亚南
-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社会转型消费主义
- 文献传递
- 消费主义的当代表征与消费伦理被引量:8
- 2009年
- 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 王亚南
- 关键词: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消费伦理
-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即社会阶层的变动、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新生话语的丰富、传媒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孕育着必然因素,并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社会化"和"大众化"的特质,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普适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路径包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注社会日常生活、把握社会心理、掌握话语资源、提升传媒影响力等。
- 王亚南
-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境遇本体特征
- 消费主义视域中大学生认同危机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消费主义的虚假性、符号化、生存危机等表象也给高校带来滋生和蔓延的危险,给大学生的认同造成一定的困惑。大学生呈现出消费主义倾向,如盲目从众、奢侈炫耀、多元个性以及非理性,并引发大学生建构自我的"生态断裂"、"价值冲突"和"底线危机"。危机蕴藏生机,承认消费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才能突破各种挑战和问题,重塑大学生形象,解决认同危机。
- 王亚南
-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主义
-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
- 2009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基于理论研究、理论宣传教育和实践效果的兑现性,对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行思考。
- 王亚南赵勇
-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凝聚力理论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