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力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心理
  • 5篇细胞
  • 5篇环核苷酸
  • 5篇核苷
  • 5篇高温
  • 4篇地鼠
  • 4篇心理应激
  • 4篇酸含量
  • 4篇金黄地鼠
  • 4篇环核苷酸含量
  • 3篇心理健康
  • 3篇血浆
  • 3篇应激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神经管
  • 3篇神经管畸形
  • 3篇教育
  • 3篇护理
  • 3篇畸形

机构

  • 2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25篇王力
  • 9篇于丽
  • 7篇刘晓芹
  • 5篇张爱华
  • 4篇曹卫华
  • 4篇李秀艳
  • 4篇刘文静
  • 4篇卢国华
  • 4篇胡冬梅
  • 3篇张天亮
  • 3篇孙丽
  • 3篇冷昭廷
  • 2篇杨瑞贞
  • 2篇梁虹
  • 2篇隽兆东
  • 2篇孙伟
  • 2篇窦慧慧
  • 2篇徐首庄
  • 2篇闫雪
  • 2篇周力

传媒

  • 7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GB1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HMGB1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乳腺纤维瘤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分析HMGB1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导管癌中HMGB1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核染色呈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状,细胞质也有微弱着色;导管内原位癌组织中HMGB1呈阳性表达;而乳腺纤维瘤组织中HMGB1蛋白不表达或弱表达。结论 HMGB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预测乳腺癌发展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张磊敏赵忠杰万晓庆王力周风华于丽
关键词:乳腺肿瘤HMGB1免疫组织化学
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研究多数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心健康状况的横向研究,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纵向研究较少,对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纵向研究就更少,鉴于此,本研究人员对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作了纵向的比较研究,以便探讨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代推移而变化的规律,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刘晓芹梁虹徐首庄张春燕张欣王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护理专业护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性别
PPH治疗重度痔病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期痔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对应用PPH治疗的Ⅲ、Ⅳ期痔病385例进行术后观察,记录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例数,并对术后患者的下腹疼痛程度、尿潴留、术后出血情况、肛门疼痛和排便情况进行评价,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处理。结果显示,下腹疼痛167例(43.4%),术后出血32例(8.3%),术后尿潴留128例(33.2%),肛门疼痛57例(14.8%),排便困难25例(6.5%),经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均治愈出院。结果表明,应用PPH治疗Ⅲ、Ⅳ期痔病,并发症少,症状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对术后并发症仍需认真观察、及时处理。
王力范得普王丽丽孙伟李文美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并发症
心理应激对不同行为类型者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的研究阿发Ⅰ.期终考试对不同行为类型医学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 了解不同行为类型的医学生应激前后血浆 CN含量变化 ,为探讨心理行为因素引发冠心病中介机制的研究提供前瞻性资料。方法 用前瞻性方法研究解剖学期终考试对不同行为类型的医学生血浆环核苷酸 (CN)含量的影响。结果 应激前 ,TABP医学生血浆 c AMP含量显著高于 TBBP医学生 (P <0 .0 0 1) ;应激后 ,TABP和 TBBP医学生血浆 c AMP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其下降程度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P <0 .0 0 1) ;血浆 c GMP含量均下降 ,但无差异 (P >0 .0 5 ) ,c AMP/c GMP比值 TABP和 TBBP两者均显著下降 (P <0 .0 0 0 1)。但下降程度 TABP和 TBBP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考试应激对医生生血浆 c AMP含量的影响 TABP者显著大于
曹卫华王力胡冬梅张爱华周力李秀艳
关键词:心理应激环核苷酸
心理应激对不同行为类型者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的研究Ⅱ.高考对不同行为类型高考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 了解不同行为类型应激者血浆环核苷酸变化 ,为探讨心理行为因素引起冠心病的中介机制的研究提供前瞻性资料。方法 用前瞻性方法研究高考应激对高考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应激前 ,TABP的高考生血浆c AMP含量显著高于 TBBP的高考生 (P<0 .0 0 1) ;应激后 ,TABP和 TBBP高考生血浆 c AMP含量和 c AMP/ c GMP比值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 ,血浆 c GMP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0 1)。而且 c AMP下降程度、c GMP上升程度以及 c AMP/ c GMP比值降低程度 ,TABP的高考生明显大于 TBBP高考生 (P <0 .0 0 1,P <0 .0 1,P <0 .0 0 1)。结论 高考应激对 TABP高考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影响显著大于
张爱华王力曹卫华胡冬梅秦志杰杨瑞贞
关键词:心理应激环核苷酸
ERK1/2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防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NTDs发生过程中p-ERK1/2在鼠胚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孕鼠在高温水浴处理后16、24h,p-ERK1/2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36、60h,p-ERK1/2表达部位出现了由细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p-ERK1/2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结论 ERK1/2参与胚胎神经管的发育过程,其表达降低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张淑娟张天亮王力李锋杰于丽刘长云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高温金黄地鼠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生、发展及转移等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01-18-2012-11-2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50例临床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病理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HMGB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MGB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甲状腺癌组织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37/50)和15.0%(3/20),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χ2=0.049,P=0.825)、性别(χ2=0.002,P=0.486)、肿瘤大小(χ2=0.485,P=0.968)及TNM分期(χ2=1.006,P=0.316)均无关;与包膜浸润(χ2=4.299,P=0.038)和淋巴结转移(χ2=5.889,P=0.015)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包膜浸润危险度(OR)最大。结论:HMG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预示着HMGB1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王力丁相龙于庆波冷红刚霍慧霞申志新孙伟
关键词:乳头状病理学病理学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荧光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功率及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电功率及脑涨落图的改变以及对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的手段。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测定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分值 ,利用脑涨落图技术 (ET)测定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 老年性痴呆患者与同龄常模比较记忆分值降低 (P<0 .0 1) ;脑涨落图 S谱线多项指标异常。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障碍 ,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李秀艳卢国华王力刘晓芹李川云王玉良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脑电功率脑涨落图神经递质
不同时期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2005年
刘晓芹梁虹徐首庄张春燕张欣王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护理新生大学生
磷酸化的JNK和p38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2013年
目的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分子机制,为防治神经管畸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NTD发生过程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磷酸化p38(p-p38)在胚胎神经管上皮的表达变化。结果 p-JNK和p-p38的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于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及其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高温后不同时间点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内的p-JNK和p-p38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减弱。结论磷酸化JNK和p38参与了神经管的正常发育,其表达量降低可能是高温致NTD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刘文静张天亮冷昭廷王力于丽张立明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高温JNKP38金黄地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